第10章:南京客深圳購房(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杰嘴裡雖然說出了沒有看走眼的話,但心裡真實的想法就是,這傻女不知道哪來的福氣和運氣,第一次看房就能把客戶帶回來。
對於有著足夠行業經驗的陳杰看來,能夠把客戶帶回公司,這單就等於成功了50%,接下來的50%就是把客戶帶到公司,大家集體合作,對客戶進行各種推銷轟炸,直到客戶點頭,同意簽約,交定金為止。
陳杰,出生於1978年,來自於湖北武漢下面的一個鄉鎮,雖然他是張英菊的經理,但實際也就比她大2歲而已。
然而儘管只有2歲之差,但陳杰已經有了4年的地產經紀人生涯,這4年的工作經歷遠比一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來得更實用。
1996年,年僅18歲的陳杰高考落榜後,沒有選擇繼續複習,而是南下,來到深圳打工。
在泰華地產,陳杰用了4年時間,從一個普通的地產銷售顧問,迅速成長為一位管理20多人的中層領導,在這期間他還用這幾年掙的錢購買了兩套二手住房,在高中同學中,是唯一一個在深圳買了房的。
陳杰購買的一套60平米2房,一間用來自住,另外一間小房,他分租給了下屬兼同事戴均。另外一套28平米的單房,他以每月800元的租金出租,這筆租金正好可以抵掉首付2成後的房貸。
所以說陳杰當張英菊的經理,是綽綽有餘,就是外表看起來,他也比她老道狡猾多了。
2000年時,深圳房地產市場低迷,此刻完全是買方市場,深圳以及對面的香港樓市剛剛經歷了1998年的金融風暴狂瀉,房地產市場元氣大傷,新房、二手房虧本出售的,多如牛毛,而買房客戶真是寥寥無幾。
泰華地產掛牌出售的這2套松柏公寓的房子,現出售價格也遠遠低於原業主們15萬元的購買價格,所以能抓住一個客戶,在地產經紀人和他的直屬領導心裡,都會興奮無比。
陳杰當上經理後,不再做業務,除非有老客戶找上門,指名讓他幫忙賣房。他做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是輔助下屬成單,而每個下屬成交的單,陳杰都會有總佣金10%的管理提成。
“謝謝陳經理,我現在立刻打車帶客戶回來。”放下電話,正好有輛計程車經過,張英菊立刻招手攔住。
“周先生,請上車。”兩人上車後,計程車踩著油門,飛馳而去。
此刻因為是中午時間,深圳的主幹道路上空蕩蕩的,很少有車,更談不上擁堵之說。不到20分鐘,計程車載著他們到達了四方大廈樓下。
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產中介公司都是以分佈在大街上的店鋪為主,但早期的很多中介公司學香港模式,集中在寫字樓裡辦公。
早年宣傳因為大多數靠報紙廣告宣傳,買賣房子的人大都是看到報紙廣告,有興趣後,再打來諮詢電話。而不像現在,只要有買賣房產需求的,可以直接去樓下中介店鋪掛盤諮詢。
“周先生,請進,這是我們公司的會議室,你稍坐,我請陳經理過來。”到達泰華地產辦公室,張英菊帶著周成濤進了會議室,
“請喝水。”看到有客戶進來,前臺文員小姑娘很靈活,立刻用紙杯倒上一杯純淨水送進來。
“陳經理,客戶周先生到了。”會議室隔壁就是陳杰的辦公室,張英菊過來敲門請他。
“你先過去,我馬上來。”聽說客戶到了,陳杰立刻放下手頭的事,從辦公桌後起身,過來會議室。
“你好,周先生,我是張英菊的經理,我姓陳,叫陳杰,這是我的名片。”進門後,陳杰介紹完自己,雙手平齊,遞上名片。
“陳經理,不好意思,我沒帶名片。”周成濤接過陳杰遞來的名片看了一眼,放在桌旁。
周成濤的名片其實就在兜裡放著,但是要拿出來發的話,還是要看看給什麼人。
周成濤之所以不給陳杰名片,第一是他不想讓不熟的人知道他的工作單位和真實身份;第二他是覺得此人不過是一個幫他買房的中介公司銷售人員,買完以後,也許就不再聯絡了,沒必要給。
即使是張英菊,周成濤也是在認識她3年後,徹底瞭解她,才主動掏出口袋裡珍藏的名片,並告知其真實身份。
“沒關係,張小姐說你看上了松柏公寓的房子,請問您最喜歡哪一套?我一定幫你談一個理想的價格。”陳杰很明白客戶對他們的戒備,但他也很懂得抓住客戶心理,絕不浪費時間,立刻進入主題。
“兩套只要價格合適,我都想要。而且未來這個小區有多少我就收多少。”周成濤的話是陳杰和張英菊都始料不及的,他們更是沒有想到,眼前這個衣著普通,年紀不過40多歲的男人,出手會這麼闊綽。
周成濤的話一落地,陳杰知道他們碰到了一個隱形金主,於是立刻換了口氣,口氣從剛才的正常變得更溫順和恭敬起來。
身旁站著的張英菊都能感覺到,陳杰陳經理瞬間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從她印象裡的威嚴上司形象轉變為一位和善,在客戶周先生面前甚至有點低微的形象。
原來人在不同人面前,角色是隨時會轉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