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堅決不想回去,左夢庚便道:“你這名字,也不過是入行取的。既然想要過新生活,那便和過去做個了結吧。從今以後,你姓柳名隱,字如是,如何?”

楊朝輕聲品味,“柳隱柳如是?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

隨即露出歡欣的笑顏。

“柳如是多謝將軍賜名。”

是的,楊朝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豔之首的柳如是。

她跑到船上來的時候,左夢庚還不知道這些。但來南京的路上,新軍強大的情報能力就把一切彙報到了他這裡。

左夢庚當然不會允許身邊有不知根知底的人存在。

一想到柳如是竟然是自己的迷妹,左夢庚也不禁虛榮滿滿。但是該警告的還是要警告,免得她重回老路。

對於所謂的秦淮八豔,左夢庚並沒有太過於看重。

左右不過是風流名利場裡的心機婊罷了,所謂的巾幗不讓鬚眉的讚譽,多是文人騷客的恭維和吹噓罷了。

真細究她們的人生歷程,除了和各種男人的感情糾葛之外,也沒見著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大義之舉。

就拿柳如是來說,真要像吹捧的那樣有什麼家國情懷,錢謙益水太涼的時候,也沒見她割袍斷義。

錢謙益被清廷抓捕入獄後,她還不是奔走相救?

也沒見她嫌棄錢牧齋的軟骨頭啊!

因此在左夢庚的心裡,所謂的秦淮八豔也就是那麼回事。

唯一值得稱道的,柳如是自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比當世許多一文不名的女子更有才能一些。

這才是他將柳如是留在徐若琳身邊的原因,就是給徐若琳找個幫手罷了。

內秦淮河幾經婉轉,不見清幽,卻愈繁盛。

兩岸燈紅酒綠的簇擁下,迎面夫子廟碼頭到了。

此時的碼頭上,可謂人頭擁簇,摩肩擦踵。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當左夢庚等人的坐船出現時,立時響起連綿不絕的呼聲。

天下文宗的到來,引爆了南京城。

而站在人群前列的張採等人,卻個個眉頭緊蹙,心情糟糕透底。

他們對劉宗周發出邀約,是要堂堂正正駁斥劉宗周的觀點,重塑理學正道的。

現在看來,單單是南京一地,仰慕、推崇劉宗周學說之人就如過江之鯽。

莫要一個弄不好,沒有駁倒劉宗周,反而給他搭了臺子,送他成神吧?

“南郭先生,還請小心。晚輩觀之,南京儒林,怕不是多有為劉念臺蠱惑者。”

與張採低語者,名紀映鍾,乃是復社骨幹,一直主持復社南京的事務。身為張溥、張採的鐵桿,這次更為張採搖旗吶喊的先鋒。

張採默默無言,看著周遭眾人神色,心底憂慮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