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廢奴令(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老不修。
“您身子骨這麼好,那出山幫襯幫襯晚輩如何?”
侯執蒲又吹鬍子了。
“有你這麼請人的嗎?怎麼地也得登門三次啊。”
你以為你是諸葛亮呢?
“晚輩時間不多,今天來後,下一次啊,指不定得夏天了。”
侯執蒲沒有得到想要的尊重,很是不爽。可能做事,總比閒著要好。
“需要老頭子做甚?”
左夢庚高興壞了。
“您老一身都是學問,隨便教教晚輩,那還不是桃李滿天下?”
侯執蒲學問相當精深,而且涉獵奇廣,加之多年為官,更有實踐經驗。就連侯恂、侯方域都是出自他的教誨。
左夢庚便想著,邀請侯執蒲出山,加入教育委員會,多多培養人才。
如今攤子鋪的越來越大,需要人尤其是人才的地方也越來越大,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程度。
每次左莊高等學校有學生畢業了,各個地方為了搶人都要打破頭,而且一個比一個理由充分,弄的左夢庚都無法決斷。
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教育事業增加投入,期望造就更多的人才出來。
可人才的誕生,除了需要好苗子之外,好的伯樂也必不可少。
侯執蒲別的不說,儒學、執政、民生等領域,絕對是很了不起的。
侯執蒲有五子,除了長子侯恂、次子侯恪名傳於世外,後面的三子侯汴、侯恕、侯慮都名不見經傳。
侯恂又有五子,最出名的當然是三子侯方域。
除此之外,還有二子侯方夏考中過清朝第一次科舉的進士,也就是傅以漸中狀元的那次。
而侯方夏名列一百七十九,仕途一般。
連續父子兩代皆五子,成才者卻寥寥,足以證明,五子不行。
咳咳,開玩笑。
如今這些人亦在山東,雖沒有什麼大作為,然充斥各地,做些基層官吏,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再說了,即便憑藉教出侯恂、侯恪、侯方域的本事,也足以證明侯執蒲的厲害。
到了左夢庚、侯恂這個層次,說是日理萬機都不為過。
即便是來拜年,談論的依舊是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