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文章的最後,看到署名之人,左夢庚就知道,到了該攤牌的時候。

南京兵部尚書傅振商、南京禮部尚書謝升、南京中糧儲呂維祺等官方要員,還有天下各地的理學大儒,全都站了出來,對劉宗周等人的言論口誅筆伐。

而這些張溥的幫手,左夢庚稍微一看就知道,全都是最頑固的理學擁躉。

和這些人之間,是沒有講和可能的。

事已至此,那就戰吧。

“咱們的反擊文章,我來。”

黃宗羲眼神亮了。

“你終於捨得出手了?”

左夢庚翻起了白眼。

“還不是你們罵的不夠痛快。”

黃宗羲竟然親自動手。

“你說,我來著筆。”

左夢庚寫的文章不多,僅有《國富論》和《戰爭論》。

但這兩篇文章都是專業的學問,在這個時代,沒有他親自指點,旁人想要看懂都做不到。

黃宗羲不是沒有想過找左夢庚邀稿,可是看到左夢庚一直到處奔波,只好作罷。

這一次左夢庚主動請纓,他當然要做第一個讀者。

有黃宗羲代筆,左夢庚求之不得。沉思一番,開始述說。

“人之始,久不可察也……”

黃宗羲一愣,尋思著左夢庚也能做駢五駢六、辭藻華麗的文章?

下筆倒是不慢,紙上已經寫好。

左夢庚的眼睛一直注意他的進度,繼續道:“盤古女媧,神話之言;三皇五帝,筆觸寥寥。大禹制鼎,分列九州,方有華夏。”

黃宗羲邊寫邊品味,明白左夢庚這是在陳述華夏的由來。

文章中,意思表達的很清楚。

華夏什麼時候開始的,沒有人知道,因為歷史太過於久遠了。

這一點,左夢庚還是十分自信的。

不要說現在了,後世科技那麼發達的時代,都沒法對華夏的起源做一個定論呢。

古往今來,對於華夏的起源,既有神話傳說,也有筆墨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