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如魚得水(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元化暈暈乎乎的,實在想不明白製造火炮,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分類。
他隨著左代走入材料實驗室,裡面卻熱鬧非常。
幾十個年輕人全都穿著奇特的白大褂,甚至還戴著口罩,圍在一起爭論著什麼。
“鐵絕對不行,根本沒法進行打磨”
孫元化隨著左代站在旁邊靜悄悄地聽了一會兒,才終於聽明白了這些人在爭論什麼。
原來這些人正在研究改進炮彈的彈頭材料,但設想了許多種金屬,結果全都有著明顯的缺點。
孫元化已經見識過新軍的左營炮,知道炮管內部有膛線。
這些人之所以會想著改變彈頭的材質,主要是因為目前使用的鐵製彈頭無論怎麼打磨,還是過於粗糙,在炮管內部的旋轉推進效果都不理想。
“鋼製彈頭絕對不行,膛線和炮管也是鋼的。如果是鋼製彈頭,打不了幾次就會將膛線磨平了。”
一群人唉聲嘆氣,更有人愁的直揪頭髮,走上了變強之路。
孫元化在旁邊聽了半天,心癢難搔,忍不住來了一句。
“為何不用銅呢?”
一群人紛紛轉頭看來,見到是一個陌生人,不免全都緊張。待看見左代就在一旁,才稍微安心下來。
左代趁機道:“來,各位,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孫元化孫院長,從即日起,他是你們實驗室的負責人。”
聽到是直系領導,眾人紛紛上前問候,同時好奇地打量著。
這裡的人全都很年輕,最大的也不過才二十多歲。冷不丁見到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家,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對待。
孫元化卻沒有這種落差感,反而這些年輕人積極爭論的東西讓他很是喜歡。
“你們為何不用銅來製作彈頭呢?銅的彈性和韌性都很好,不怕出現你們描述的狀況。”
見新領導一來就進入課題探討,年輕人們的緊張和不適瞬間散去,迅速進入了狀態。
“院長,銅固然很好,可銅太少了啊。”
有人提到了銅的侷限性。
那就是銅的產量太低,不但是在山東,而是在整個大明。
有限的那麼一些銅,絕對無法應付軍隊的大規模應用。
這個回答弄的孫元化也是一囧,發覺自己過於武斷了。
可他有一個這些年輕人絕對沒有的優勢,那就是經驗。
他搞了一輩子的火器,什麼樣的狀況沒見過?
“銅料不足,但可以用銅包鋼啊。”
只一句話,就令在場眾人紛紛愣住。不大一會兒,所有人都變得瘋狂起來。
“哎呀,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榆木腦袋了,榆木腦袋了!”
“不愧是院長,一語驚醒夢中人。”
“參座再三囑咐要重視合金的作用,結果還是被咱們拋之腦後,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