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安排(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並不知道,原來的歷史上他被判處極刑,周延儒為了救他,去尋了徐光啟。
奈何當時的徐光啟已經病入膏肓,徐家人自顧不暇,實在無能為力。
不過現在的徐光啟早早卸掉了官職,躲在臨清悠遊自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身體反而好了不少。
他將孫元化從地上拉起來,唏噓不已。
“當初老夫引你入教,原想著多學些西洋人的神技,助我大明戡亂平虜。如今看來,銃炮雖好,當政者不能順天應人,亦是自取滅亡之道。你之本性,喜鑽研、疏鑽營,踏入官場是禍非福。中恆引你來此,未嘗不是幸事。”
來到臨清後,徐光啟赫然發現,自己的這個孫婿居然要造反。
一開始著實把老人家嚇的不輕,有心想要勸告一番。
可左夢庚還沒見著呢,經過和劉宗周、侯恂、李邦華等人的探討,徐光啟赫然發現,這竟不是左夢庚一個人的野心。
隨後徐光啟到處溜達,看了遍地開花的學校,看了那些日益紅火的工廠,看了本地富足的百姓,更加看到了新軍的強大。
尤其是新軍裝備的火炮,讓徐光啟自愧不如。
待得知全是出自左夢庚之手後,徐光啟都不禁懷疑,自己一生極力引進葡萄牙人的火炮技術,真的有必要嗎?
從徐若琳的口中得知新軍兵力以及左夢庚的佈局後,徐光啟明白,這是一輛已經無法回頭的戰車。
這輛戰車上已經承載了太多太多的人,一旦傾覆的話,所造成的危害更甚於西北的民亂和關外的東虜。
既然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老人家又見識了一輩子的風雨,很快就平和地接受了這一切。
如今的徐光啟,在左夢庚的強制要求下,已經不再從事繁重的工作。
左夢庚給他安排了五個助手,幫著老人家開始做一生的學術總結。
光把這些都整理出來,都是一筆震古爍今的財富。
看到自己的學生也脫離了朝廷的藩籬,徐光啟只有高興。
見老師都是這個態度,孫元化的內心總算是稍微平和了一些。
回頭再與王徵見面,發現老友的心態也有了些許的轉變。
王徵去見了鄧玉函和羅雅谷,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這裡的一切,不禁怦然心動。
在大明的土地上,竟然還有這樣一塊重視科學和技藝的熱土,簡直就是為了他這種人而生的。
“叔父,您在火器方面建樹不菲。小侄的意思是,想請您去兵工廠任職。畢東郊公就在那裡,您二位乃當世翹楚,相信可以高山流水、互為知音。”
這個安排,令孫元化欣喜不已。
他早就對新軍的武器眼饞了,奈何一直不得甚解。現在可以加入其中,一探究竟,總算是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左夢庚又看向王徵。
“葵心先生,當初您譯註的《遠西奇器圖說》,可是幫了我們的大忙。不過我們在查閱後,發覺其中的一些內容可以單獨羅列出來,進行專項研究。您是本書作者,還請您能者多勞。”
《遠西奇器圖說》的內容,大部分都來自於三本著作:荷蘭數學家和工程學家斯蒂芬的《數學通論》、德國礦冶專家喬治·鮑爾的《礦冶全書》以及義大利工程技術家的《論各種工藝機械》。
後世的人都明白,這完全是獨立的三個學科。
雖然可以融合到一起形成百科全書,但遠不如拆分開來,作為各個學科的著作進行研究。
而左夢庚的安排,實在是太對王徵的胃口了,令他老懷大悅。
“為老夫準備一間安靜的屋子,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