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名字被左夢庚反覆唸叨,隨即問道:“他們是親兄弟?”

負責此事的是吳振喜。

“不但是親兄弟,還是王蔚然的親叔叔,都是蒲州王家的人。”

左夢庚再次檢視那些情報,笑容愈發精彩。

“有點意思,朝廷敗的不冤呢。”

蒲州王家在王崇古之後,依舊還有族人活躍於朝廷當中。雖然不似王崇古、張四維那麼位高權重,天下仰望,可手中的權力卻一點都不小。

而且這種權力,會在不知不覺間對明朝造成極大的損失,又不引人注意。

尤其是從崇禎四年七月開始,這三人異常活躍起來。

王道元還好,遠在廣東。

原本一直比較沉寂,偏偏就在近期參與了平定鍾國相、陸彥博、顏丁髻的作亂。

廣東巡按高欽舜已經奏請朝廷,為王道元請功了。

朝中傳出的訊息,打算任命王道元為廣東右布政使。

相比起遠在天邊的王道元,身為直隸巡按王道直的所作所為,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

就在這個七月,王道直先後出手。

他先是彈劾山海副總兵劉邦域貪侈,隨即又奏請裁革山海關內製造軍器匠役兩百名。

給出的名義是可以每年節省餉銀三千餘兩。

表面上看,他的作為都是忠於職守。

可現在是什麼時候?

祖大壽正在修築大淩河城,誰都知道後金一定會來攻打,大戰一觸即發。

結果他卻在戰前的緊張氣氛中,又是彈劾得力武將,又是裁撤軍工……

左夢庚並不知道的是,在八月初王道直還會對副將孟道下手。

先是彈劾孟道修築賀家山烽火臺失利,按律當罰,隨後又說孟道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其情可憫,可以讓其戴罪立功。

這一番連消帶打,就等於是將一個實權武將攥在了手裡,不得不對他俯首帖耳。

同樣在大淩河之戰當中,王道直還會出手,參劾副總兵張斌章穢劣。

大戰當前,連番對陣前武將下手,不能不讓人懷疑其目的。

尤其是王道直來自山西,左夢庚又對山西商人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就更加懷疑其中的目的了。

王道純並沒有對大淩河之戰施加什麼影響,但他的行為也頗值得研究。

因為此人目前是山東巡按。

而在歷史上,此人的行為詭異之處在於,擅自藏匿了孫元化對李九成、孔友德等人的招撫文書,同時催促山東巡撫餘大成出兵。

結果餘大成派出的山東最後剩下的一點兵力全被打光,使得李九成、孔友德順利攻到登州城下,釀成了大禍。

此時看著王氏兄弟的作為,左夢庚都不禁為崇禎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