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吳橋兵變(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因為王象春不是啥好人唄。
黑了他,也沒人願意為他出頭。
其實真要探究,只看史料,也能夠發現貓膩。
關於吳橋兵變,最真實最貼切的資料,是時任吳橋縣令畢自寅的奏疏。
這名一聽就知道,和戶部尚書畢自嚴分不開關係。
事實也是如此。
畢自寅正是畢自嚴的堂弟。
正因為不是東林黨人,所以畢自寅的奏疏可信度非常高。
他的奏疏是怎麼說的呢?
史料說,東江鎮所部到達吳橋的途中,軍紀就已經非常敗壞了。百姓聽聞,嚇的夠嗆,乾脆閉門罷市,不敢做生意。
可事實上,東江鎮從登州出發時,孫元化可是給他們準備了充足的物資。
東江鎮為何會飢寒交迫?
他喵的在山東境內逗留兩個多月,多少糧草夠消耗的?
畢自寅的奏疏裡說,其實那段時間吳橋一直有援遼的山東兵馬路過,也就是王廷臣部。
十一月二十七日,孔有德所部兵丁約六、七百人在傍晚時分抵達吳橋歇息。
次日午飯後繼續向北出發。
當行至吳橋縣校場時,孔部突生變故,駐紮不前。
畢自寅見狀,急忙派人去孔有德軍中催問緣由。
卻看到孔部士卒將孔有德捆綁,聲稱孔有德不支糧餉,要求支給他們糧餉才放人。
畢自寅生怕有變,趕到軍營當中安撫。
奈何他一個縣令,東江鎮計程車兵根本不聽他的,還去附近的鄉下掠奪馬、驢等牲口十數匹。
畢自寅一見就知道事情不能善了,回城之後立刻命令衙役、保甲和民壯全都上城牆守禦。
到了傍晚,東江鎮突然拔營,一路南去。
也就是說,吳橋縣並沒有被叛軍攻佔,當地也沒有遭遇殺戮和搶掠。
東江鎮叛亂後,南下途中接連攻陷陵縣、臨邑、商河、齊東等地。每到一處,必劫掠當地府庫,釋放囚犯充當壯丁。
叛軍兵力越滾越大,漸漸到了不可制的程度。
就在叛軍攻陷齊東的時候,巡歷到平原的山東巡按王道純首先獲得訊息,連忙移書山東巡撫餘大成,告知此事。
與此同時,遠在沂蒙山的左夢庚也接到了情報。
他立刻召集各級軍官開會研討。
“這次東江鎮叛亂,乍看起來是東江鎮與朝廷矛盾的總爆發。但是在這背後,陰影重重。”
左夢庚在李九成、王道純等人的名字下面畫了線,隱隱有些洞悉吳橋兵變的真相了。
首先,東江鎮從上到下都不願意去遼東,這是一定的。
這也是東江鎮發動叛亂的根源。
那麼為何會選擇在吳橋發動叛亂呢?
許多史料中將答案歸咎於王象春家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