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晴也不耽擱。

“隰州。”

梁越雖然不屑白蓮教的所作所為,但也知道這些人神通廣大,忙問道:“你有何門路?”

徐雅晴得意地道:“先父有個徒弟就在隰州招搖撞騙,頗得知州楊瑋信任。守備高逸蠢笨無能、貪生怕死。只要義軍攻到城下,必能破城。”

梁越這些時日跟隨義軍轉戰山西,早已將晉西的地形熟記心中。

“要打隰州,得先打大寧。打大寧,又得打蒲縣。只怕官軍得到訊息增援過來,破城不成,反遭大敗。”

徐雅晴竟然把一切都算計到了。

“蒲縣堅固,萬難攻克。不過可以用蒲縣吸引官軍,然後攻大寧、偷襲隰州,再有內應,必能成功。”

梁越沉思,算計著成功的可能。

他並不擔心徐雅晴使詐。

在對付朝廷這件事上,他們的立場是一致的。

白蓮教在元氣大傷的情況下,還需要義軍來對付朝廷。

打下一座州城,對於如今坐困山區的義軍來說,當然是天大的誘惑。

這個險……

值得冒。

“我去找少將軍。”

目送著梁越遠去,徐雅晴的眼神晦暗不明。嘴角自嘲的笑意,只能留給自己。

……………………………………

“目前西北的戰事,多集中於山西。不出意外,兩個月內洪承疇必然過河。遼東方向,參謀部預估也是最遲兩月,黃臺吉必定會對大淩河城發動進攻。”

軍事會議上,柳一元代表參謀部做了局勢研判。

“黃臺吉雄才大略,不應該要那麼久才反應過來吧?”

對參謀部的研判,左榮卻頗不認可。

錦州就在明朝和後金對峙的前線,這裡但凡有一點的風吹草動,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黃臺吉面前。

怎麼想,他也不會要到兩個月後才出兵。

其他幾個將領都比較認同左榮的看法,認為參謀部的判斷有問題。

“各位,正因為黃臺吉雄才大略,所以才會兩個月後動兵。”

左永這個副官站了出來,支援柳一元。

畢竟這個研判是他們參謀部集體的成果,懷疑柳一元就是懷疑他們所有人。

群體討論,有爭議才是好事。

左夢庚樂於見到這種場面,出面替大家問道:“說說你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