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官逼民反(第3/3頁)
章節報錯
本地的指揮使、千戶等軍官,為了撈錢,一直在壓榨軍戶。
截止到嘉靖年間,靈山衛所有的軍戶就都淪為了各級軍官的佃戶。
而嘉靖年間,靈山衛的狀況更是一落千丈。
為了抗倭,戚繼光走訪整個膠東,結合當時的形勢,對各衛所做了整合。
在衛所之上,戚繼光組建了三大營,分別是即墨營、文登營和登州營。
這三個營統轄整個山東二十四衛所,靈山衛也因此歸屬即墨營。
這種改編,對於當時的抗倭是很有用的。
可是卻留下了巨大的後患。
因為三大營的主將,僅僅只是把總而已。
而靈山衛,顧名思義,主將乃是指揮使。
以把總之職統管衛指揮使,這不但是對衛所制的一次極大削弱,同樣也造成了軍制的混亂。
對於這個局面最高興的,莫過於文官了。
從那以後,山東當地的官員就對各個衛所不聞不問,就當不存在一般。
朝廷裡,五軍都督府也失去了實權,無法支援各地衛所。
雙重影響之下,靈山衛這樣的衛所儼然光天化日下的孤魂野鬼。
沒有了管轄,也就沒有了約束,衛所裡的軍官裡壓榨起軍戶來更加酷烈。
“程偃將俺們當成牛馬,不但驅使我們幹活,連一口吃的都不給俺們。軍戶們但凡家裡有點值錢的,他必定尋了理由奪去。俺家原本有一個祖輩傳下來的玉像,乃是傳家之寶。那程偃找俺索要,俺怎麼肯給?他便記恨在心。後來俺妹子病了,俺就尋思著下水打些海物給她補補。那程偃說俺違反海禁,將俺抓了痛打一頓,還要治罪。”
唐文煥聽的嘖嘖有聲,第一次對大明的貪官汙吏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以往聽黃宗羲對朝廷官員的評價時,他還有些不信,覺著黃宗羲是為了故意抹黑敵人才這麼說的。
現在真正從百姓之口中聽說了才發現,原來這些逼得老百姓造反的貪官,實在是死不足惜。
同時他也有疑惑的,指著眼前波瀾壯闊的大海問道:“你們就生在這裡,守著大海,還會吃不上飯嗎?”
成小二旁邊一人罵道:“程偃那個混賬根本不許俺們下海,誰下海他就抓誰。只有給他交了錢的,才給放行。”
唐文煥都對這些軍戶們產生同情了。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靈山衛就在海邊,這些軍戶們只需駕船出海,隨便打撈一番,都足夠獲取到果腹的食物。
可惜這操蛋的世道,連大海都是有主的。
這些罪惡滔天的官員們打著海禁的旗號,卻把大海也當成了自己的私產,看著軍戶們餓死也沒有半點憐憫。
唐文煥略微想想,如果自己的妹子快要餓死了,他下海捕撈卻被治罪,估計他也是要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