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行政區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行政委員會的框架確定下來,七個委員就成為了矚目的焦點。
誰都明白,這七個委員將會是陣營裡第一方陣的大佬,還是原始股的那種。
將來這七個人的地位非比尋常。
當然了,大家更明白,這七個委員的位置也不是誰都能爭的。
“委員長的人選,我推舉若谷公。”
誰也不曾想到,第一個開口的人居然是傅豫孫。
但這個聲音,代表的意義非同凡響。
傅豫孫是秘書處處長,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一直跟在左夢庚身邊輔佐。
論職位吧,當然不高。
可是論影響力,沒有人可以忽視。
他代表的可是左夢庚。
他提議了侯恂,那足以說明,這就是左夢庚的意見。
眾人思量一番,赫然發現,侯恂還真的是最能服眾的人選。
首先侯恂地位很高,在明朝廷裡可是做過兵部尚書、薊遼總督的,算是陣營裡官職最高的人。
其次侯恂辦事能力很強,是人人信服的實幹官員。
再者,侯恂的貢獻很大。
左夢庚起家時,侯恂可是出了大力的。己巳之變中,也是侯恂運籌帷幄,才讓新軍打出了風采。
“我附議。”
劉宗周發話表態。
他地位超然,對權力又沒有什麼窺覷之心,因此秉承公義,也認為侯恂足以擔任委員長之職。
很快地,表決結束,侯恂獲得了絕大多數的支援,正是成為行政委員會第一任委員長。
接下來的副委員長人選,左夢庚主動開口了。
“我提議陳芷。”
陳芷是當初的難民之一,也是陣營裡的第一批文人。他從最基層做起,如今依舊在主管著左莊的大事小情,能力毋庸置疑。
左夢庚推薦他,還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為了平衡。
陳芷雖然是書生,但屬於平民陣列。有這樣的一個人位列中樞,才不至於讓高層全都淪為富貴階層的傳聲筒。
在座眾人,不管理不理解左夢庚深意的,都對陳芷很是信服,也順利透過。
最終,經過公開決議,七人委員會順利誕生。分別是委員長侯恂,副委員長陳芷、李邦華,常務委員黃道周、瞿式耜、蔣巍、王昀。
黃道周和瞿式耜分別是以東昌、臨清地方主官身份當選常務委員的,蔣巍是工業領域的頭頭,王昀是商業領域的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