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杯酒即民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人人都能吃飽飯的臨清,儼然天堂。
至於乞丐……
想都不要想,如果在臨清的街頭髮現乞丐,一定會送去幹活。
這裡不允許好吃懶做的人存在。
至於老弱病殘,瞿式耜特意籌建了福利院,使得老人、孤兒、殘疾人都能夠得到贍養。
當百姓們知道這一切都是左夢庚做的後,已經將他當成了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左夢庚的婚事,就是臨清城最大的喜事。
在松江府的婚禮,尊重徐若琳和徐家的信仰,採取的西式。
而在臨清的婚禮,則採用的中式。
徐若琳在徐若欣等人的幫助下,換上了鳳冠霞帔,安安靜靜的坐在了船艙裡,只能聽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十分熱鬧。
過了兗州府,進入安山湖開始,普天同慶的氣氛就出來了。
運河兩邊每到一處,當地的老百姓都會跑出來,就在河邊擺開陣勢。
舞獅、社戲、鞭炮,甚至還有各個村子準備的流水宴。
為了慶賀左夢庚大婚,這些流水宴不拘賓客,南來北往的全都可以坐下吃喝。
今年各個村子都恢復了些生氣,有足夠的財力做這些。
“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如此愛戴,不可不察。”
劉宗周適時教導,讓左夢庚知道怎麼做了。
他們第一個路過的村子,叫陳東村。
此村位於運河與趙王河交匯之處,正好處於新軍勢力的最南邊。
村子裡大部分人靠著運河做苦力為生,少部分人種地。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的,許多人家窮的連孩子都養不活。
新軍來了後,養殖公司招收工人,這個村子有不少人去了。
後來又招募礦工,這個村子就沒有閒散的人了。
新軍接收了本村地主的土地後,僱傭了剩餘的人種植棉花、小麥等,又是一筆穩定的財源。
生活變好了,村民們對左夢庚的愛戴可想而知。
得知左夢庚大婚,陳東村是第一個開擺宴席的。
遙遙看到左夢庚的船隊過來,村民們蜂擁到河邊,不求別的,能給左夢庚磕個頭,他們就如願了。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船隊停了下來。
不一會兒,身著新郎袍服的左夢庚踏上岸邊,竟然進了村。
這一下陳東村的百姓全都瘋了。
要不是有新軍士兵阻攔和維持,場面指不定什麼樣。
看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人,左夢庚忙招呼道:“鄉親們,可不敢跪。從今以後啊,咱們這兒,再不許跪了。都是頂天立地的人,跪舔跪地跪父母,跪我一個晚輩,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