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章 圍而攻之(第1/2頁)
章節報錯
奧朗則布的行動毫無疑問給孟加拉帶來了巨大的混亂。
朱姆拉赫在孟加拉經營多年,底蘊深厚,擁有很多的親信。
奧朗則布雖然用計謀誅殺了朱姆拉赫,但也讓其他人有了反應時間。
只是沒有了朱姆拉赫,其他人地位和實力不夠,同樣也沒有號召力,根本無法對抗奧朗則布。
尤其是奧朗則布的後續大軍很快進入了孟加拉,令朱姆拉赫的部下全都在絕望之下選擇了逃亡。
朱姆拉赫的頭號大將恩思巴德就率領七千兵馬一路東逃,進入了阿豪姆境內,選擇向盟軍投降。
盟軍這邊才知道,天竺內部居然出現了內訌。
這個新情況無疑對盟軍是有利的。
“奧朗則布畢竟是外來者,他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統合孟加拉的力量。而我們只需要稍微付出一點努力,就可以讓他們內部亂成一團。”
搞政治,侯恂是頂尖的。
這段時日調兵遣將的同時,盟軍也在不停地獲取天竺的資料。
在侯恂看來,天竺內部的情況實在是陰謀家的天堂。
首先,天竺並不能算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即便強如莫臥兒帝國,也僅僅佔據了中北部的一些地區。而在南亞次大陸的中南部,還有許多僅僅名義上臣服莫臥兒帝國的城邦。
其次,莫臥兒帝國作為外來的政權,同時也帶來了外部的文化和信仰。
莫臥兒帝國的高層是忠實的伊教徒,但在廣大的天竺基層,則大量分佈著婆羅門教徒。
婆羅門教才是天竺的本土宗教,並且這些年一直都沒有被莫臥兒帝國同化掉。
儘管莫臥兒帝國的很多統治者都先後採取了寬容的宗教政策,但毫無疑問,不平等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必然會帶來尖銳的宗教衝突。
這也是天竺各地時有野心家叛亂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廣大的婆羅門教徒苦莫臥兒帝國久矣。
既然如此,這就是盟軍挑撥離間的機會。
侯恂甚至更加老辣。
“在天竺本土,光憑婆羅門教自身,是無法鬥過莫臥兒帝國的。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需要藉助外部力量。而這,就是你們佛教的機會。一邊打著幫助婆羅門教的旗號,一邊對其進行同化和瓦解,肯定能夠讓佛教返回本土。”
侯恂的計策令佛教徒們大喜過望。
這個策略還真不是異想天開。
雖然在曾經的歷史中,佛教輸給了婆羅門教。但實際上,兩教之間的交集非常多。婆羅門教也廣泛吸收了佛教的教義,其中頗有共通之處。
再者,曾經的佛教輸給了婆羅門教,不代表改良過後的佛教還會輸掉。
尤其是新佛教的背後站著強大的盟軍,思想和語言的說服再加上武力的說服,力量何止增長千倍百倍。
對婆羅門教來說,當務之急是擺脫伊教的壓迫。反而對捲土重來的佛教,肯定沒有太多的防範之心。
只要輔以足夠的經濟支援,令佛教在南亞次大陸站穩腳跟是十分可行的。
一旦佛教在大陸上開啟局面,那就不是天竺人可以拒絕的了。
拉傑辛赫二世和在場的佛教徒們立刻投入到了研究當中,決心緊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陸戰三師的軍政路寶星和參謀長舒成山很快也到了。
不過其他三個步兵團並未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