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利亞的硝煙終於散盡。

人類的廝殺除了給大自然增添了殘酷的美,還改變了歷史的車輪。

“這是穆斯塔法的權杖,眼見敗局已定,他選擇了自殺。”

陸戰三師上下疲憊不堪,但損失不大。

相比之下,奧斯曼人全軍覆沒。

他們拼盡了全力,用盡了辦法,但始終沒能衝過伊斯梅利亞。

當常盈率軍從尼羅河上游趕到後,十面埋伏的局勢徹底成型。

在陸戰三師的監督下,埃及人、阿爾及利亞人、突尼西亞人、利比亞人朝著奧斯曼人發動了最為狂熱的圍攻。

這些原本在奧斯曼的鐵蹄下戰戰兢兢的民族,轉變為了最嗜血的野獸,瘋狂撕咬奧斯曼饒血肉。

十萬奧斯曼大軍,一個都沒有逃出去,全都埋葬在了中東的滾滾黃沙之下。

伊斯梅利亞之戰徹底改變了中東的局勢。

阿拉伯人受到鼓舞,掀起了更大規模的反抗和起義。

他們從奧斯曼人手中奪回了麥加、奪回了麥地那、奪回了利雅得,將兵線推到了約旦河東岸。

薩法維王朝的進攻也十分順利,在兩河流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唯獨麻煩的是,兩河流域的土著信仰和波斯人不同,導致衝突不斷,影響了薩法維王朝的進軍。

對此,帝國看在眼中,並不打算介入。

薩法維王朝只能算是反奧斯曼帝國的一支較弱的力量,對整體局勢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且帝國也不太想讓薩法維王朝將兩河流域完全掌控在手鄭

解決了北非,盟軍徹底放開了手腳。

經過三個月的休整,開始朝著奧斯曼帝國的腹地進軍。

他們跨過西奈半島,貼著地中海沿岸的富庶地帶狂飆突進。

遠洋艦隊遊弋在海上配合,並與奧斯曼帝國海軍在塞普勒斯爆發了大戰。

奧斯曼海軍在這裡設下了埋伏,集中了所有的力量,想要扭轉局勢。

然而再高明的戰術,在絕對的實力差面前全都成為了笑話。

遠洋艦隊在遭遇突襲的情況下,僅僅只用了一個多時就擺脫困境。隨即所有的火炮拼命傾斜火力,將整片大海都染成了紅色。

奧斯曼人悍不畏死,努力想要貼近上來,憑藉著人數優勢製造混亂。

但是在遠洋艦隊的魚雷陣和水雷陣面前,這種無畏的衝鋒全都變成了飛蛾撲火。

奧斯曼饒計劃徹底失敗,被遠洋艦隊拉開了距離。

等到鄰二,遠洋艦隊開始進入反攻。

第一支隊封鎖了塞普勒斯,第二支隊對的黎波里展開了狂轟濫炸。

的黎波里是奧斯曼海軍的物資儲存基地,結果所有的東西都葬身火海。

失去了物資補給的奧斯曼海軍彈藥很快告罄,船上的火炮都成了擺設。

四後,遠洋艦隊在克里特島附近逮住了想要撤回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海軍。

一方武力充足,另一方彈盡糧絕,以至於戰場上的局面摧枯拉朽。

遠洋艦隊打的狂放無比,甚至完全不要陣型,對著目光所及的所有奧斯曼戰艦不停地投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