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國力決定一切(第2/2頁)
章節報錯
“經過研究,這裡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棉花的種植。尤其是長絨棉,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遠超中土。中樞已經決定,在西北地區建立棉花產業基地,同時在原有的山東等地區進行退棉還耕。”
西域的開拓,帶來了產業調整。
原本的大明,為了滿足棉紡織業的需要,在山東、松江府等地佔用了大量的耕地來種植棉花。
這毫無疑問影響了糧食產量,給民眾的生活需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帝國注重海外開拓,在東南亞、遼東、新大陸都開墾了無數耕地,總算是彌補了大量的糧食缺口。
但問題依舊存在。
首先,這些地方過於遙遠,糧食運輸的損耗十分驚人,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其次,這些地區經過長久的開發,本地人口數量也開始爆發性增長。大量的糧食不得不優先供給本地,再能夠輸送中土的就少了許多。
因此這些年來中樞一直想辦法從本土摳出足夠的土地來滿足糧食缺口。
西域收復之後,廣袤的土地除了用來糧食生產之外,更加令人驚喜的是,可以滿足棉花種植。
尤其是質量更好的長絨棉,十分適合西域的氣候。
中樞果斷決定,在西域大量建立棉花種植基地,然後在山東、河南、松江府、兩淮等地退棉還耕。
光是這一項,就極大地緩解了本土的糧食壓力。
而西域給國家帶來的更大好處,還是豐富、品質又高的各種礦產資源。
“陛下,目前我們已經這邊發現了多處大型鐵礦和銅礦。初步估算,不但可以滿足本地需求,還可以有效支援國內。徐鋼集團、鞍鋼集團、西北礦業集團、兵器製造總公司、軍工集團總公司都開始在這邊安家落戶。預計到明年,國防軍所需要的武器和彈藥將不必再從本土輸送,這邊的產能就可以滿足了。”
“哦?這可是大好事啊!”
聽到礦業和工業部門的彙報,左夢庚著實高興壞了。
西域作戰,對於全火器的國防軍來,後勤始終都是最為頭疼的困擾因素。
畢竟國防軍的武器彈藥消耗,那是一個文數字。
偏偏西北這邊還沒有水路,物資的運輸數量有限不,沿途的消耗也十分驚人。
之前的作戰中,國家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都扔進去了。
這也讓其他地方怨聲載道,背地裡沒少埋怨上頭偏心。以至於“西北無用論”甚囂塵上,不少人都反對在西域方向擴張。
要不是左夢庚和中樞足夠強硬,不得帝國的西域戰略將會倍受影響。
現在好了,西域自身能夠生產糧食,又有棉花和礦產,一旦全部開發出來,可以就近給國防軍的作戰提供支援,其他的聲音也就能被壓制下去了。
一個繁榮富饒的西域,對於帝國西部的長治久安,顯然是有著莫大好處的。
“你們在進行工業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新技術的採用,爭取走在最前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浪費,同時也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巨大進步。我期待國防軍全面換裝、戰勝俄國的那一。”
左夢庚審查著相關資料,發覺工業部門已經就鋼製身管和銅殼彈藥等專案拿出了相應規劃,就知道帝國的國力即將要更上一層樓了。
他很期待金屬風暴席捲下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