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塔拉茲這裡,也就等於到了山山脈的最西端。

騎四師從塔拉茲轉向南下,長途奔襲塔什干。

這一次塔什干的守軍提前得到了訊息,但也十分倉促,完全來不及準備更多的防禦手段。

騎四師衝到城下,擺開火炮,直接來了持續三的狂轟濫炸。

不計成本的炮擊,帶來的結果就是塔什干的城牆被徹底摧毀,即使騎著馬都能從斷壁殘垣之間衝進城去。

塔什干是布哈拉汗國的重鎮,越過這裡,就只剩下了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的後面,就是布哈拉汗國的首都布哈拉城。

因此這裡的敵人十分頑強,即使城牆被摧毀了也躲在城中,妄圖進行巷戰。

左暄妍深知兵貴神速,同時也是為了震懾,命令部隊使用了燃燒火箭彈,將整座塔什干送入了火海。

至於有多少平民百姓死於其中,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們要怪,也只能怪守軍冥頑不靈。

同時因為塔什干被徹底摧毀,導致騎四師沒有得到補給,不得不停下來等待第七師運送補給。

依舊是鄭成功走在最前面。

“你就不能節省點用?咱們的彈藥可都需要國內補給,這麼打,後勤要罵娘了。”

別人不敢對左暄妍什麼,鄭成功自然沒關係,一見面就牢騷起來。

左暄妍吃著他送的羊肉大餅,笑眯眯地聽著。

“咱們走出的夠遠了,放眼望去,四面皆擔不使點霹靂手段,只會讓人覺得軟弱可欺,屆時局面會更糟。爸爸過,蠻夷皆畏威而不懷德。要想讓他們聽話,必須得讓他們先害怕。你看,現在四周的部落全都要麼跑了、要麼老實了。接下來咱們再進軍,難道就了不少。”

鄭成功也不得不承認,她的十分有道理。

“不過咱們已經深入布哈拉汗國境內,最好合兵一處。兩個師在一起,不信布哈拉汗國能擋得住。”

左暄妍也是這麼想的。

再往前就是撒馬爾罕了。

“當年那座城可是擋了蒙古人許多年,肯定難打。有你們第七師幫助,能節省不少馬力。”

騎四師到底還是騎兵部隊,突襲和野戰才是強項。對於攻城戰,到底差點意思。

別的不,騎四師的重炮數量就只有第七師的一半。

攻打一般的城池,其實也夠用了。

但碰到撒馬爾罕這種當世名城,多半是不成的。

有第七師在,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就在騎四師和第七師決定聯合行動時,布哈拉汗國上下終於預感到了危險。

明明一起圍攻道士志願軍的還有莫臥兒帝國和薩法維王朝,為何帝國就要對布哈拉汗國下死手呢?

沒辦法,誰叫布哈拉汗國的位置更好呢。

不消滅了布哈拉汗國,帝國的勢力如何延伸到裡海?

這也是帝國決定發動滅國之戰的根本原因。

一個布哈拉汗國,一個哈薩克汗國,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可瞅著國防軍氣勢洶洶的架勢,布哈拉汗國也知道,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國王伊瑪目·庫裡趕緊給全國下詔,組織大軍前出撒馬爾罕。

只要保住撒馬爾罕,布哈拉汗國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