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本對摩洛哥很感興趣的法國,又沒有其他的通道可以進入摩洛哥,海上已經被遠洋艦隊封鎖。

相信法國人沒愚蠢到甘冒被帝國發現的風險去搗亂。

這是帝國最好的時機。

只要打下了摩洛哥,就等於控制住了直布羅陀海峽,也就掌控了地中海的貿易決定權。

同時也有了一個距離歐洲不近不遠的基地,隨時都能干涉歐洲事務,做出符合帝國利益的研判。

作戰命令下達,遠洋艦隊第一支隊迅速前出。

透過情報偵察,他們選擇了在卡薩布蘭卡登陸。

十二世紀,柏柏爾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市,命名為安法,也就是高地的意思。

因為靠近海邊,可以聯通歐洲和非洲的貿易往來,卡薩布蘭卡日益興盛。

不過在十五世紀葡萄牙入侵的時候,這裡被夷為平地。

後來隨著歐洲航海技術的不斷進步,歐洲的商人不再需要透過這裡連通非洲,導致卡薩布蘭卡日益衰落,再不復從前的輝煌。

可衰落的卡薩布蘭卡在國防軍看來,就是最好的切入地點。

首先這裡環境優美,四周有大片的綠洲,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其次這裡靠海,能夠得到遠洋艦隊的火力支援。摩洛哥人就算想要進攻,也得碰個頭破血流;

再次,帝國可以將這裡經營成對歐洲、非洲甚至是對美洲的貿易中心,進行各種貨物的轉運。

三天後,第一支隊突然出現在卡薩布蘭卡,也不給岸上的人任何通知,立刻開始進攻。

龐大的艦隊到來,讓摩洛哥人大驚失色。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歐洲人再次打來了,因此在城中佈置了防禦。

可這樣一來,卻成全了第一支隊猛烈的炮火。

城內建築被大量轟塌,許多抵抗者都葬身火海之中。

一看城內守不住,摩洛哥人只能棄城而逃。

陸戰三師第九團悠哉悠哉地登陸,接管了卡薩布蘭卡,同時在城市外圍建立防線。

十天後,得到訊息的摩洛哥大軍風塵僕僕趕來,想要奪回城市。

然而在第九團嚴密的陣線和恐怖的鋼鐵風暴面前,三萬多摩洛哥軍隊煙消雲滅,死傷慘重。

但這已經是摩洛哥唯一一次反攻了。

因為此時的摩洛哥內部分裂,兩股勢力一南一北,都對卡薩布蘭卡鞭長莫及。

雙方都不太敢往卡薩布蘭卡派兵,生怕遭遇對方的偷襲。

一時之間,摩洛哥竟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徐爾爵暫時充當了卡薩布蘭卡的執政官,一邊重新修繕城市,一邊更改政治制度。

對這裡人信奉的伊教,他進行了最殘酷的鎮壓。

雖然遭遇了激烈的反抗,但也改變了這裡的風氣。

帝國算是在摩洛哥站穩了腳跟,就看後續的攻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