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樂附近的艾比湖畔,準噶爾部和葉爾羌汗國在此對峙已久。

而在準噶爾部的背後,和碩特部的大軍就駐紮在阿拉山口,虎視眈眈。

伊犁河谷這一帶,是西域難得的水草豐沛之地,因此雙方都對這裡格外看重,不容有失。

“葉爾羌人傳來訊息,打算在三天後發動進攻。如果我們一起出兵的話,獲勝的希望很大。”

鄂齊爾圖汗的兒子額爾德尼渾負責和葉爾羌汗國聯絡,帶來了振奮人心的訊息。

戰爭打的太久了,遲遲未分出勝負,這讓鄂齊爾圖汗十分擔憂。

西域這個地方,部族林立,人心詭譎,脫離老巢太久,他生怕出現什麼變故。

莫要還沒消滅準噶爾部,自家的基業先遭了重。

“葉爾羌人不值得信賴,那些異教徒很可能在利用我們。”

鄂齊爾圖汗的另一個兒子伊拉古克三班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說的話自然有一定道理。

無論如何,和碩特與準噶爾都是蒙古人,同時都信仰著佛教。

而葉爾羌的異教徒,自然顯得格格不入。

這些年來伊教對西域的滲透人人都看在眼中,懷有憂慮的大有人在。

不過伊拉古克三班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鄂齊爾圖汗之後,誰能繼承汗位,他的三個兒子之間斗的也非常激烈。

目前看來,額爾德尼渾的希望最大。

他是長子,而且深得鄂齊爾圖汗的信重,能力也十分不錯。

但噶勒達瑪和伊拉古克三班也同樣出眾。

尤其是噶勒達瑪更有戰神之稱,是維繫和碩特部安危的擎天柱石。

不過噶勒達瑪的權欲之心不重,更喜歡領兵作戰,如今在和準噶爾部對峙的前線。

伊拉古克三班卻按捺不住野心,事事和額爾德尼渾都要爭個高下。

但很顯然,他的野心一開始就遭遇了打擊。

鄂齊爾圖汗相比起他來,更加看重額爾德尼渾。

“目前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準噶爾部,等消滅了巴圖爾琿臺吉之後,再與葉爾羌人一爭高下好了。”

顯然,鄂齊爾圖汗也是野心勃勃之人。

尤其是固始汗死於巴圖爾琿臺吉之手,更令他有報仇的大義。

鄂齊爾圖汗親自下令,讓額爾德尼渾率領三萬大軍即刻西進,加入到戰場當中。

對於這個局面,伊拉古克三班怒火中燒。

“絕不能讓額爾德尼渾成功,否則的話,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伊拉古克三班要搶班奪權,額爾德尼渾也不是善良之輩。

現在有鄂齊爾圖汗壓著,兄弟倆還能維持表面的平靜。一旦他死去,繼承汗位的額爾德尼渾肯定會痛下殺手。

在西域這種虎狼之地,善良的人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為了活命,為了權力,那就要無所不用其極。

伊拉古克三班偷偷派人前往艾比湖,要將和碩特部的進軍計劃告知給巴圖爾琿臺吉。

至於和碩特部因此而輸掉,會不會徹底覆滅,他根本就顧不上了。

艾比湖畔,巴圖爾琿臺吉也在惱火之中。

本來和梁越說好了的,兩面夾擊葉爾羌汗國,一舉奠定西域局勢。

結果梁越夾擊是夾擊了,可是兜的圈子卻有點大。雖然一旦成功收益將無比豐厚,但巴圖爾琿臺吉十分懷疑,準噶爾部究竟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