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章 最後的時刻(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思儀調動數十萬大軍,佈下了天羅地網,自然想要畢其功於一役。
不過場面雖然浩大,但戰鬥卻是細碎的。
圍殲戰就是這樣。
包圍圈之內的地域還十分廣大,足足有上百里之多。
在這麼大的地域內,喀爾喀蒙古人還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加上軍心已散,編制混亂,不成規制,倒是讓國防軍圍剿起來十分困難。
往往是走著走著,就發現了一夥喀爾喀蒙古人。
於是附近的國防軍就會圍攏過來,在一個小局域內爆發戰鬥。
旁邊的友軍聽到動靜,便趕過來聯絡。一聽說是小股敵人,也就沒心思湊熱鬧了,照舊去搜尋別的敵人。
這樣的場面,在山丘之間比比皆是。
蒙古人擅長的是遊騎作戰,尤其是大規模的遊騎。充分拉扯空間,進行戰略迂迴,然後在區域性形成以多打少。
結果他們自作聰明,跑到了群山當中,妄圖想要透過隱秘的道路衝破國防軍的包圍網。
現在卻被國防軍十面包圍,四處張網,衝又衝不出去,山丘之間又活動不開。
往往很多地方甚至無法騎馬,只能下來步行。
但失去了騎兵作用的蒙古人,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國防軍很有章法,並不著急推進。
他們前進一段距離,就會停頓下來建立穩固的防線,並且搶佔附近的制高點。
有了制高點,就可以居高臨下控制很大一片區域,並且清除視野盲區。
國防軍是不怕和蒙古人爭奪制高點的。
雖然這樣的地形無法排開兵力,但蒙古人同樣也做不到。
而蒙古人手中的武器大部分還是彎刀、弓箭,雖然有一定數量的火槍,但質量完全沒法和國防軍的米涅步槍相比。
即便是以低打高,仍舊打的蒙古人抬不起頭來。
更不要說,國防軍還有方便攜帶的迫擊炮,後面又有大炮助威。
喀爾喀蒙古人在這樣的地方是沒有辦法建築堅固工事的,連番的槍炮打擊之下,制高點只能無奈放棄。
但是被國防軍搶佔了高處之後,他們的噩夢才真正到來。
國防軍的槍炮打的又遠又準,在這種山丘僅僅只有幾十米、百多米的地方,國防軍站在上面完全可以隨意向下輸出。
於是喀爾喀蒙古人就連山腳下也站不住,除了後退別無選擇。
壞訊息不停傳來,喀爾喀蒙古人的將領們愈發絕望。
他們之前的想法開始出現不一致,也彼此不再信任。
每個王公都儘量收攏本部落的人,自己想辦法突圍。
到了這種時候,豪格一方反而變得形單影隻起來。
他們是滿人,此時此刻完全變成了外人。
生死的壓力面前,喀爾喀蒙古人已經完全不信任他們了。
豪格毫不懷疑,如果這個時候他還敢指手畫腳的話,說不定這些蒙古人會對他們刀兵相向。
“咱們連夜走,人少,動靜就小,說不定能夠找到出路。”
豪格到底是宿將,做事也夠果決。
既然已經和喀爾喀蒙古人破裂了,他也就放棄了雄圖霸業的不切實際幻想,先想著如何保命。
至於將來如何……
他根本沒有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