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裡的將領和士兵多數都是漢人,但是其他人對吳三桂還是缺乏必要的瞭解。

石廷柱、巴顏、李國翰、金礪等人,都是很早一批就投降滿清的。從努爾哈赤時代一直征戰到現在,早已和滿清融為一體。

戰鬥方式,思維方式,都已經和滿人一模一樣。

可吳三桂卻不同。

就在一年多前,他還是大明的軍閥。

這種軍閥,內心無國無君、無忠無義,每逢作戰優先考慮的始終都是自己。

石廷柱等人忽略了這一點,結果將吳三桂安排在了要命的右翼高地上。

一開始吳三桂打的也還算是拼命,但是隨著手下傷亡越來越多,他就生起了儲存實力的心思。

在吳三桂想來,自己手中兵馬眾多,才能在滿清站穩腳跟,繼續做他的平西王。

要是兵馬都打光了,變成光桿司令,滿清還會重視他嗎?

所以天大地大,儲存實力最大。

於是吳三桂充分發揮了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軍閥精神,通報也不通報一聲,就將石廷柱等人全都賣了。

焦灼的戰場上,清軍的後撤迅速演化為了潰退。

沿著延河河道瘋狂向東而去,因為道路狹窄,甚至自己人開始揮刀相向。

梁越這邊也不知道清軍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看到清軍潰逃,怎能放過天賜良機?

他一聲令下,十多萬涼軍勐虎一樣追了上來,咬著清軍的尾巴瘋狂追殺。

從延長縣往東走,只有一條路。

就是沿著延河河道兩岸,一直到黃河邊。想要奪路他去都做不到。

連續熬戰數日,早已精疲力竭的清軍很快就被涼軍追上。但此時此刻的他們已經無法重新組織陣列,進行抵抗了。

蔣朝雲在左岸,趙四烈在右岸。多雲山海率領的察哈爾蒙古人也下了馬,加入到了殺戮當中。

這些人全都跟著滿清有血海深仇,此時動起手來毫不容情。

清軍只要是落在後面的人,必然難逃一死。即便是受傷倒地,也被砍掉腦袋。

涼軍不要俘虜!

兩百多里的路程當中,清軍被殺的人不計其數。

而這些人,基本都是清軍漢軍旗。

這些人背棄祖宗,加入滿清之後,沒少向同胞揮舞屠刀。用同胞的鮮血染紅了他們的頂子,換取了榮華富貴。

但是在今天,這些漢奸全都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