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法國也成為了秩序同盟的一員。為此,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高興萬分,親自向帝國使團發出了訪問巴黎的邀請。

雖然他的王后是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女兒,可是在國家利益面前,路易十四可是絲毫不客氣。

在法國加入之後,強大的秩序同盟成為了歐洲首屈一指的力量。法國與荷蘭很快達成一致,共同出兵對付西班牙殘存的尼德蘭殖民地。

在擊敗西班牙之後,他們將瓜分這些土地。與此同時,法國又重新恢復了對加泰羅尼亞的支援,導致西班牙人的盼望徹底破產。

西班牙人赫然發現,自己居然舉目皆敵,不禁深深恐懼。腓力四世派遣特使訪問神聖羅馬帝國,希望能夠得到援助。

可問題是神聖羅馬帝國在三十年戰爭中損失慘重,已經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根本無力支援西班牙。

隨後西班牙又轉而同英國議會取得聯絡,這一次總算是建立了攻守同盟。

可問題是,兩邊都面臨著強大的壓力,全都自顧不暇,究竟能否互相支援,誰的心裡都沒有譜啊!

經過陸戰失敗,魯普雷希特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在羞愧之餘,向查理二世上書,希望全面向帝國展開軍事學習,同時全方位裝備帝國的武器。

查理二世做夢都想要儘快返回倫敦,於是痛快答應了。蘇格蘭人也是同樣想法。

新型軍事學校正式在愛丁堡落成,並且還有三個大型兵器工廠。帝國向英國王黨、蘇格蘭轉讓了武器製造技術,獲取了四百萬兩白銀的收益以及十五年內免關稅貿易權。

帝國使團的武官們開始充當教官,為英國王黨和蘇格蘭訓練軍隊,準備接下來的戰爭。

蘇格蘭發生的一切,議會當然一清二楚。強大的壓力下,克倫威爾獨斷專行,擴大了徵兵的規模,同時集中資源用於軍事。

而他的做法毫無疑問極大地影響了民生和經濟,民間開始怨聲載道。議會中的長老派尋找不到足夠的勞動力維持自身的生意,損失慘重之餘,對克倫威爾的不滿意也開始直線上升。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爾爵攜帶著豐厚的外交成果,踏上了歸途。和他一起前來國內的,還有查理二世任命的駐帝國大使、蘇格蘭駐帝國大使、愛爾蘭駐帝國大使、威爾士駐帝國大使、法國駐帝國大使,以及龐大的商貿團隊。

得知帝國敞開懷抱,歡迎全世界的商人前來貿易,整個歐洲的沸騰了。

馬可波羅將帝國描述的無比輝煌,以至於所有的歐洲人做夢都想踏上那片黃金之土,尋找無窮無盡的財富。

結果這麼多年來,他們沒有找到中土,反而找到了許多蠻荒之地,同樣也賺取了不少財富。

後來終於找到中土了,可中土卻閉關鎖國,對於他們的貿易請求十分吝嗇。

可即便是這樣的來往當中,他們管中窺豹,也感受到了中土的強盛和富饒。

現在終於可以不受阻撓地同帝國貿易往來,那還等什麼?尤其是見識了帝國軍事的強大後,歐洲各國更是希望能夠更加近距離地同帝國接觸。

哪怕學到一分一毫,都是莫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