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這些人組織起來,也形成了一支三萬人的隊伍。

“如果被議會軍越過邊境線,那麼他們將有三條道路可以選擇。其中鄧弗里斯、,莫弗特都可以通往格拉斯哥,而加拉希爾斯附近是大片的平原可以通往愛丁堡。因此我們建議,盟軍最好前出,進入英格蘭境內,禦敵於國門之外。充分利用諾森伯蘭地區複雜的地形,才有獲勝的希望。”

帝國使團開始充當盟軍的參謀團,進行各種戰術指導。

蘇格蘭的東南部地區雖然也有一些山地和丘陵,但道路四通八達,要想完全堵住議會軍就必須進行分兵。

可一旦分兵的話,以盟軍良莠不齊的戰鬥素養,很可能會被議會軍各個擊破,而很難以互相支援。

相反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處的諾森伯蘭地區,道路崎嶇複雜,山地連綿不絕,可以成為阻擊議會軍的最佳戰場。

魯普雷希特也是名將,對於這個想法讚賞不已。

“我同意這個作戰計劃。”

查理二世比較關心一個問題。

“假如議會的海軍偷襲愛丁堡該怎麼辦?”

戰爭進行到現在,在陸地上其實王黨軍隊和議會軍隊各有勝負。唯獨在海上,議會海軍佔據著絕對優勢。

偏偏英國又是一個島國,到處可以讓海軍發揮作用,這才是王黨越打越弱的原因。

“請殿下放心,海上有我們在,確保萬無一失。”

中荷艦隊並沒有作壁上觀的打算。

為了幫助查理二世取得勝利,他們打算深度參與英國內戰。

查理二世為了活命和王位也是果斷,和誓約派仔細協商之後,乾脆將蘇格蘭的海軍全都交給了中荷艦隊指揮。

雖然蘇格蘭的海軍破爛不堪,但好歹也有幾百艘大小船隻。

這些船隻打仗或許不行,但是鋪滿海面、偵察敵情,可以有效彌補中荷艦隊力量不足的現狀。

一切部署到位,魯普雷希特率領盟軍開始南下。

他們輕易地越過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邊界,搶佔了格雷特納格林、卡萊爾、布蘭普頓、貝靈厄姆一線,完全扼守了所有通往蘇格蘭的道路。

而此時的議會軍在哪裡呢?

他們才剛剛走到謝菲爾德,距離邊境線還有幾百公里。

之所以如此,當然又是長老派的功勞。

在議會中,長老派否決了一筆糧草供應計劃,直接打亂了克倫威爾的工作。

克倫威爾為此焦頭爛額,不得不多次與長老派議員進行磋商,費盡唇舌進行遊說。

長老派當然不敢完全激怒克倫威爾,看看耽擱了足夠的時間,便裝作被說服,同意了後勤補給計劃。

可是這一來一回,足足耽擱了十多天的時間。

費爾法克斯在謝菲爾德等待補給等到望眼欲穿,前線的戰報不停送來,他卻只能乾瞪眼。

只是無論克倫威爾,還是費爾法克斯,全都還沒有察覺到,他們已經陷入了極度的危險之中。

而此時的查理二世,在愛丁堡又迎來了新的客人。

愛爾蘭和威爾士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