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各有心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不是所有的封建君主都一個德行?”
初次和查理一世的會談十分不順利,等回過頭來,徐爾爵不免吐槽。
帝國的官員都必須要通讀前朝皇帝的傳記和資料,以為前車之鑑。所以對於朱家的皇帝是什麼德行的,全都耳熟能詳。
尤其是崇禎皇帝,眾人甚至可以說是親歷,最是瞭解不過。
沒想到來了萬里之外的歐洲,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在剛愎自用、自命不凡、頑固腐朽等方面,跟崇禎一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呵呵,就像陛下說的,屁股決定腦袋。查理一世身為封建君王,天然就帶著屬性。看來,此人是不能指望了。”
廖中堅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
“那該怎麼辦?會不會影響我們的運作?”
孔之光有些擔憂。
來歐洲之前,中樞和使團反覆磋商和協調,最終確定下來了支援落後的國王、消滅先進的議會、從而打斷英國發展的策略。
結果現在查理一世展現出來的素質,完全不符合帝國的期望。
最重要的是,此人根本不能給帝國帶來利益,自然也就沒有支援的必要了。
廖中堅卻很淡然。
“放心,我們有著靈活的外交策略。實在不行,大不了轉頭去和議會媾和。這麼大的英國,難道就沒有成熟的政治家了嗎?”
潛臺詞就是,誰願意出賣英國的利益,他們就可以選擇誰作為朋友。
雖然讓議會掌握英國政權,不利於歐洲大陸的平衡。但假如能夠讓議會付出足夠大的利益,有些事不是不能談。
與此同時,荷蘭人這邊也在商討。
“查理國王頑固不化,而且對我們抱有敵視。這樣下去,我們的目標將無法完成。”
德·魯伊特憂心忡忡。
馬頓·特羅普也是眉頭緊鎖。
“現在就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等我和中國朋友們討論過後再去抉擇更好。”
對此,德魯伊特也認為是最好的辦法。
別看荷蘭就在旁邊,有整個國家的支援,但是目前這支隊伍,卻以帝國為主。
畢竟是帝國策劃了整個方略,而且剛才的海戰中也是帝國起到了主導作用。
哪怕帝國艦隊的戰艦數量更少,但是展現出來的戰鬥力,當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無論是馬頓·特羅普還是德·魯伊特,都已經下定決心。回去之後就敦促威廉二世,加大力度向帝國購買這種戰艦。
最好是能夠引進製造技術。
畢竟荷蘭有著優秀而完整的造船體系,只要能夠搞清楚三級戰列艦是如何製造的,自己就能生產。
馬頓·特羅普很有把握。
只要荷蘭擁有的三級戰列艦數量達到五十艘,荷蘭就將成為歐洲實打實的第一海洋強國。
當然了,他並沒有想過未來和帝國海上爭鋒。
這些年來中荷兩國配合不錯,而且擁有共同的利益,勢力範圍也早已劃分明確,並沒有什麼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