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順理成章的內鬥(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難打的仗是什麼仗?
當然是治安戰。
尤其是那種軍閥、勢力交錯林立的地方,絕對是外來征服者最為頭疼的所在。
因為你不知道面對的敵人有多少,甚至不知道敵人是誰。
哪怕你在表面上擊潰了官方軍隊,可地方武裝時不時地給你來一下,天長日久也讓人受不了。
緬甸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緬甸國內民族眾多,加上民生貧瘠,偏偏又地域廣大,這就造成國內各方勢力多以部族的形式分散各地。
各有各的地盤,各有各的信仰,各有各的手段。
國防軍一路開過去,總不能將人屠殺一空。
這就會造成後方不穩,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遭遇襲擊。
尤其是一旦消滅了緬甸王廷,緬甸國內群龍無首的話,那局面就更加混亂了。
這並不符合帝國的戰略目的。
“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打痛緬甸王廷,逼迫他們議和,然後由他們自己來穩定國內局勢。”
西南戰略叢集明確了方針。
緬甸是必須要打服的,但帝國並沒有將緬甸收為己有的必要。
這地方太窮,而且山高水長,治理不易。
帝國需要的,是緬甸這邊的出海口,已經相應的資源。
除此之外,緬甸獨立一國並不算什麼。
帝國唯一的要求,就是緬甸必須對帝國敞開大門。
只要帝國能夠在這裡任意部署,那麼就等於多了一條進入南亞的通道。
明確了這一點,相應的軍事行動也就可以進行調整。
首先陸軍這邊,放緩速度並沒有什麼。反而進軍太快的話,會讓緬甸更亂。
左榮打算調動海軍,從海面上直接攻擊緬甸的富庶之地,也就是仰光。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緬甸人明白,惡劣的山水和叢林並不能擋住國防軍的腳步。
國防軍可以從任意方向對緬甸發動攻擊。
北部和東部有山地和叢林作為屏障,南部和西部漫長的海岸線可沒有。
尤其是仰光這邊,登陸之後就是緬甸最重要的產糧區,伊洛瓦底江平原。
要是這裡被國防軍摧毀了,緬甸王廷距離垮臺也就不遠了。
只有讓緬甸王廷感受到滅頂之災,他們才會放棄抵抗,接受帝國的條件。
伴隨著左榮一聲令下,南海艦隊第三支隊從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出發,很快逼近緬甸海岸。
最先遭遇攻擊的,是一個叫色馬的小村子。
南海艦隊的炮火將村子毀於一旦。
隨後南海艦隊攻佔仰光河入海口兩岸,並且逆流而上。
一天後,仰光對岸的沙廉被炮火夷為平地,徹底震動了緬甸王廷。
“大家都認為,和上國對抗只會自取滅亡。王一意孤行,只會讓緬甸給他陪葬。需要您站出來,令緬甸重獲新生。”
緬甸國王莽達弟弟莽白的府中,悄悄來了許多人,殷切地表達了希望。
看到雲集的支持者,莽白的心思熱切了起來。
今天沒有啦,胃病太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