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所這邊成果非常喜人。

“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三千多項的研究成果,並且在各個行業和領域內得到了應用反饋,效果非常不錯。等今年的畢業生加入進來,我們就可以開展更多的專案了。”

負責人尹智聖陪同在左夢庚身邊,十分自豪的做起了介紹。

左夢庚很有耐心,仔細的檢視著各種研究成果。

“材料學是永無止境的。目前看起來完美的配方和結構,也許在未來就落後了。因此你們絕對不能驕傲自滿,一定要始終保持初心,不斷向前探索。”

俗話說,生化環材,四大天坑。

其中材料學的坑,又是無窮無盡的。

時代在發展,對於材料的要求也日新月異,越來越高。能夠滿足當下的材料,在將來就會體現出不足的一面。

除了不停研究、不停實驗,這個領域內絲毫沒有取巧的地方。

研究所的眾人對左夢庚的話最有體會,紛紛牢記在心中。

“目前我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兩個。臺灣那邊送來了橡膠,這是一種全新的材質,我們打算探索一下,看看能夠研發出多少種用途。還有一個就是船用鋼鐵,海軍和船舶方面已經在探索鐵甲船的可行性,鋼鐵的強度和耐腐蝕性十分關鍵。”

材料研究所非常龐大,大體分類就有金屬、非金屬、複合材料、能量材料、建築材料、服裝材料、生物材料等多個部門。

而材料學又跟其他的學科彼此交叉、互相影響,因此在這些部門下還有更加細緻的分類。

正是靠著這些紛繁複雜的部門和研究,才支撐起了帝國突飛猛進發展的動力。

不過在這些基礎專案之上,材料研究所也懂得集中力量辦大事。

尹智聖所說的兩個專案,就是材料研究所目前的重點。

橡膠雖然剛剛面世,而且目前只在交通運輸方面體現了作用,但也足以讓世人認識其價值。

因此臺灣那邊火速將樣品送到了材料研究所,希望科研人員能夠對其進行詳細分析,並且拓展應用領域。

拿著臺灣方面提供的報告,材料研究所上下大為震動,同時本著對新材料的好奇心,決定加大研究力度。

對此左夢庚只有鼓勵。

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橡膠的應用範圍究竟有多麼廣闊,又會對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不過他倒是沒有進行干涉。

眼見著科研領域進入正軌,全都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即使沒有他進行指引,帝國的科研人員們最終也會拿出喜人的成果來。

只是對於船用鋼鐵領域,他稍微提了一嘴。

“目前蒸汽機的效能在海洋上還存在著適應性問題,另外木質帆船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鐵甲船還不到迫切的地步,你們還是要集中力量在其他地方,船用鋼鐵領域順其自然就好。”

不是左夢庚不知道鐵甲船的好處,而是其中存在著現實原因。

蒸汽機的效能固然是一個方面,還有利益和成本方面的考量。

帝國這些年來工業技術飛速發展,更新換代不免有些頻繁。

可是更新換代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明明前一種技術才剛剛投入生產,還沒有收回成本,新技術就出現了。

這就十分尷尬了。

使用新技術的話,又會投入極大的成本,而老技術並沒有產生足夠的效益。這一來一回,將會使帝國遭受巨大的損失。

船舶領域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