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日新月新(第1/2頁)
章節報錯
親近的人都能發現,只要來到臺灣,左夢庚就會非常的開心。雖然這座島確實很好。
風景宜人,物產豐富,位置重要。但皇帝的情愫,還是令人詫異。
“到今年為止,大部分的荒地都開墾出來了。來自福建、江西、廣東的移民算是落地生根,喜歡上這裡的生活了。”左夢庚和公端的眼前,一望無垠的稻田鬱鬱蔥蔥,金黃色的稻穗隨風輕擺,奏響著世界最美好的旋律。
無論任何時代,豐收都是最令人喜悅的事情。臺灣這裡得天獨厚,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因此公端上任之後,就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農業上面。成果自然是喜人的。
現如今福建、浙江、廣東等很多地方,都要仰賴臺灣的糧食。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
有三省之地找到了糧食的供應來源,那麼就意味著南方的糧食可以更多地向北方輸送。
加上遼東的產出,帝國的糧食行業已經開始到了溢位的地步。糧價一步步的跌落,也逼迫著糧商們開始尋找新的途徑提升糧食的附加值。
左夢庚居然在市面上看到了雪餅在賣。臺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想不發達都難。
這裡是溝通本土和呂宋、巴達維亞、琉球等地的中樞,光是每年從這裡經過的船隻,都足以讓臺灣賺的盆滿缽滿。
以至於公端這個臺灣省政完全沒有被髮配煙瘴之地的慘狀,身寬體胖,面色紅潤。
“再有三年,我能讓臺灣的產值提升十倍。到了那時,恐怕江南都要落後於這裡了。”公端的豪言壯語,左夢庚是相信的。
前世的臺灣漂泊在外,都能混成四小龍之一。現在有一個龐大的國家在背後支援,想不發達都是奢望。
而他對臺灣看中的東西,其實並非是地理,而是這裡的產出。如今臺灣的糖業已經如火如荼,臺南、臺北、臺中各地都有糖業加工廠,每年出產的糖多達兩千萬斤,是全國各地糖供應的最大源頭。
“呂宋那邊也在加大蔗糖種植園的建設,那邊的條件會更好一些。我如今才發現,民間富裕起來之後,對糖的需求居然這般恐怖。”說起蔗糖生產,公端感慨連連。
從前的時候,除非逢年過節,尋常百姓才小心翼翼地買一點點的糖,品質還不怎麼好。
可是現在呢,隨便走進一家日雜商店,都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糖堂而皇之地擺在貨架上。
當醫生千叮嚀、萬囑咐讓人們少吃糖的時候,也就預示著生活是多麼的好。
“糖的產量再高都不怕浪費,就怕跟不上。”對於糖業的發展,左夢庚看法不同。
公端看到的只是商業和食品業,但左夢庚看到的卻是軍工和化工業。將糖用到軍工業和化工業,如今已經在帝國進入了快車道。
軍方每年消耗掉的糖,一點都不比民間少。帶來的好處就是,武器的威力越來越大,極大地幫助了軍隊的作戰。
最新一款的火箭炮,射程居然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千米。雖然依舊不怎麼準,但打的遠就是王道。
左夢庚還知道,裝備部那邊已經在研究一種叫做陀螺儀的玩意兒。一旦成功了,火箭彈的誤差將會成倍的縮小。
有個火箭炮部隊退役的傢伙,看到火箭彈深受啟發,覺得這玩意兒是不是應該可以把人送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