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詣和譚宏湊到一起,看到許諾的官職和爵位,已經完全心動了。

“袁將軍,惟將軍,請轉告吳王殿下,我兄弟二人從今以後誓做帝國順民,不敢有違。”

惟鸞露出大喜之色,隨即又一副憂慮的模樣。

“二位誠意歸順,實乃帝國之幸、百姓之福。只是……素聞本地百姓只知譚總兵之名,可譚總兵卻只願做偽明之臣,就怕此事尚有波折。”

聽到他提及譚文,譚詣和譚宏的臉色十分難看。

“惟將軍儘管放心,我們那位大哥不過愚忠而已。待我兄弟二人勸誡一番,定然能夠幡然醒悟。”

惟鸞裝作感激不盡的樣子。

“那就多多拜託二位將軍了。”

留下委任狀和銀子,惟鸞和袁宗第告辭離去。

待下了山,袁宗第再也忍耐不住,問出了不解。

“惟將軍,此二人當真能夠說動譚文嗎?”

惟鸞呵呵一笑。

“自然是不能的。”

袁宗第更加迷糊了。

“既然如此,咱們豈不是做了無用功?”

惟鸞轉過頭來,看著薄霧繚繞的群山。

“嘴巴說不動,不代表刀子說不動。”

袁宗第倒吸一口涼氣。

“你是說……他們兄弟之間,會刀兵相向?”

“譚詣、譚宏乃見利忘義之輩,為了功名利祿,又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惟鸞並不知道他依據人性的猜測,卻精準無比。

原本的歷史當中,譚詣和譚宏二人就將譚文殺害於巫山的江水當中,隨後投靠了滿清。

“譚飛熊正人君子,將軍不該如此謀算於他。”

瞭解了惟鸞的做法,袁宗第有些不高興。

按照他的心思,就算想要招安,也應該招安譚文、消滅譚詣和譚宏才對。

惟鸞卻毫不在意。

“此處乃兵家必爭之地,多少英雄豪傑依靠此處險勝謀奪天下。不要想著一仗不打,就能順利拿下。咱們國防軍必然要彰顯武力,才能震懾群雄。既然要打,譚詣和譚宏總比譚文要好打的多。再說了,譚文也不是易與之輩,沒那麼容易被謀算。可不管怎麼說,到了最後譚氏三傑必然實力大損,降低咱們進攻的難度。”

讓袁宗第心裡過不去的檻,在惟鸞這裡什麼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