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報紙(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干人等團團坐於林間空地之上,品茗閒談,不亦樂乎。
今日是難得的休假時間,左夢庚、徐若琳邀請了許多人出來郊遊,算是在百忙的政務當中稍解疲憊。
當然了,在座的全都是國家高層。即便是閒談,也離不開國家大事。
劉宗周就提到了最近最受關心的紙幣一事。
在中國的歷史上,紙幣絕對不是什麼新奇事物。
從北宋年間的交子開始,紙幣就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並且廣泛的存在於經濟生活當中。
後人在總結歷史的時候,更多的對紙幣出現的北宋極盡讚美之詞。
但實際上,真正令紙幣實現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流通並且佔據法定貨幣地位的,其實是元朝。
元朝發行的紙幣不但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甚至還極大的影響了周邊地區。一直到明朝初年,元朝發行的紙幣在很多地區都還能流通。
作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自然見識到了紙幣的威力,因此他也責令明朝中樞製造了紙鈔。
但很可惜,朱元璋乃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根本就不懂得經濟運作。他推廣的紙鈔,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廢紙。
從那以後,大明上下面對紙幣談及色變。一直到明朝滅亡,紙幣都沒有重新煥發生機。
現在夏國重新推廣紙幣,這讓許多瞭解歷史的人都不免擔心。
“老師不用擔心,咱們的紙幣乃是有的充足的黃金作為儲備。這就是最大的底氣,也是紙幣價值的保證。只要紙幣的幣值能夠相對穩定,人們當然更樂於接受。畢竟相比起金屬貨幣,紙幣無論是使用還是攜帶都更加方便。”
劉宗周並不是經濟學家,一時片刻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看到左夢庚、侯恂等人全都信心滿滿,便也放心了。
夏國立國至今,國力蒸蒸日上,足以證明這些人的治國之能是值得信任的。
相比起紙幣,另一樣東西其實更讓劉宗周喜歡。
他將夏國日報拿過來,遞到左夢庚的面前。
“張西銘這篇文章如何?”
隨著印刷業的蓬勃發展,報紙的出現便順理成章。
左夢庚對於媒體和輿論的力量有著充分的見識,因此推行了世界上第一份由官方主導、面向全社會開放的商業報紙。
那就是夏國日報。
這份報紙可謂包羅萬有,集各種資訊之大成。
既可以充當官方喉舌,及時釋出各種官方政令和政策導向,便於上下溝通;也可以刊載各種學術文章,進行思想的辯論和交鋒;又可以發行志怪,詩詞歌賦等文藝作品。
到了現如今,夏國日報上甚至開始有專門的版面刊登廣告,實現了盈利。
夏國日報一經推出,立刻在整個民間受到了極大歡迎,很多有識之士都意識到了其中的價值。
他們紛紛在上面表達自己的觀點,推行自己的學術,著實實現了揚名立萬的目標。
而其中最大的看點,毫無疑問就是劉宗周和張溥的論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