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克塞很不喜歡明朝的宮殿。

除了主建築之外,實在是太過於空曠了。

整個承運殿的院落裡,除了圍牆和宮殿,四周空蕩蕩的。

和平時代,這種建築佈局非常有利於防備刺殺。

畢竟刺客武功再高,也沒有辦法透過這麼空曠的區域。

但是在這裡發生戰鬥時,對於防守方來說,武器射程又不佔優,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進攻方隨意施為。

國防軍士兵把圍牆炸開,先進來的全是盾牌兵。

當盾牌兵組成一排後,火槍兵才跟進。

有躲在牆後的清軍士兵忍不住,當即閃出身形,弓拉滿弦。

結果都沒有等到他鬆手,高牆上一聲槍響,在他的腦袋上開了一個血洞。

其餘的清軍士兵看在眼中,神情無比悲憤,卻無可奈何。

面對國防軍的武器優勢,他們無論如何拼命都不成。

攻擊陣型擺好,有聲音透過喇叭傳了進來。

“聶克塞,你已無路可逃。不想別人跟你一起送死,放下武器投降。”

漢話喊了一遍,滿語又喊了一遍。

聶克塞咬牙切齒,只是虎視眈眈的盯著外面。

他已決心為大清效忠了。

畢竟他是努爾哈赤的子孫,不能對不起祖宗。

他們八旗勇士,什麼時候怕過死?

“不要開槍,我投降!”

一處廢墟後,一個年輕的清軍士兵哭喊著扔掉了手中的武器,高舉著雙手走了出來。

“孫思克,你這個畜生,你對得起大清嗎?”

聶克塞悲憤至極,破口大罵。

可那個清軍卻根本不聽,已經走到了國防軍面前。

兩個士兵伸手一拽,將他扯了一個趔趄,然後用繩索仔細捆了,送到後邊。

有一個榜樣,越來越多的清軍奔跑出來,選擇向國防軍投降。

事實證明,絕境之下,不想死的人還是很多的。

尤其是清軍的勇武完全是建立在戰鬥力上,並非是忠誠。當到了窮途末路時,選擇投降的著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