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第四師兵強馬壯,對上多爾袞也穩佔上風。但如此廣闊的地域,萬一清軍繞路,他也只能抓瞎。

為今之計,就只有重用騎兵。

好在當初制定計劃的時候,統帥部就考慮到遼東乃騎兵的舞臺,因此將在濟州島新成立的騎兵第三師配屬給了遼東戰略叢集。

朝鮮半島那邊跨過鴨綠江後,也是崇山峻嶺,騎兵的用處不算很大。因此白小七高風亮節,把騎三師給了婁甫。

白小七打算等衝出撫順關後,再用騎四師馳騁遼河平原。

帝國非常重視騎兵建設,如今成規模的馬場達到了十處之多。

每一處都能夠飼養超過二十萬匹戰馬,極大地幫助了騎兵的擴充。

騎一師、騎二師已經在華北平原投入戰鬥,並且效果不菲,立刻讓許多人意識到,北方作戰沒有騎兵是真的不行。

婁甫也沒有乾等騎兵到來才行動。

他率部開到西拉木倫河後,立刻對科爾沁左翼後旗發動攻擊。

黃臺吉稱帝之後,將科爾沁分成了左右兩翼。又分別在左右翼中建立了前中後三旗。

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分化瓦解,避免科爾沁做大。

科爾沁左翼後旗如今的旗主是彰吉倫,棟果兒之子。與吳克善屬於堂兄弟,但已經自成一系。

滿清入關時,吳克善等人跟隨吃肉,彰吉倫被命令留守。

結果因為位置的關係,率先遭遇了國防軍的攻擊。

左翼後旗的實力本來就一般般,面對國防軍的時候毫無抵抗之力。

儘管馬背上的蒙古人把騎術玩出了花,可靠近不了國防軍的步兵方陣全都是白扯。

他們在自以為很安全的地方集結,結果卻被第四師的重炮打的死傷慘重。

一場不算激烈的戰鬥之後,彰吉倫只能含淚率領部族向西退去。

蒙古人縱橫馳騁了上百年的草原,漢人如今又回來了。

上一個在這裡耀武揚威的漢人,還是朱棣。

只可惜那位永樂大帝只會沒腦子打仗,打贏了就走了,卻把土地依舊留給了蒙古人。

現在帝國來了,一切都將不一樣了。

第四師沿著西拉木倫河兩岸駐紮下來,靜靜等待千里跋涉返回的滿清。

“罪臣叩見武威郡王。罪臣父子不識天數,委身韃虜,忠義有虧,懇請武威郡王降罪懲處。”

白小七一把將昭顯世子拉了起來,還親手為他拍打灰塵。

“你和鳳林大君的忠義,天下皆知,何罪之有?只可惜鳳林大君天不假年,為民犧牲,著實可惜。”

說起鳳林大君的事,昭顯世子涕淚難止。

他原本以為鳳林大君退出平壤之後,是在金剛山活動。結果和王美承等人聯絡上後才得知,鳳林大君早已戰死。

所幸他繼承了弟弟的遺志,帶著早就無法忍耐的朝鮮軍民完成了反戈一擊,讓朝鮮重回中華懷抱。

雖然他是法統上的朝鮮王位繼承人,但是這些年來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讓昭顯世子早已對朝鮮的王位沒有任何留戀。

他看到很明白,當今的天下大勢面前,區區朝鮮國王不過是大國砧板上的魚肉,生死不由人。

與其被滿清壓迫,令國家和百姓生不如死,還不如重回中華懷抱,享受為人之樂。

正因為如此,帝國上下對這位年輕的世子十分敬重。

“陛下千叮嚀、萬囑咐,想要早日見你。”

昭顯世子感受到暖意,立刻道:“那我即刻同拙荊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