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合併(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要拿下了朝鮮,帝國的東部就只剩下了一個還在內戰當中的東瀛。距離建立東部安全領域,已經為時不遠了。
】
一想到這樣的豐功偉績要在自己的手中完成,侯恂一刻也不想等待了。
既然內外條件都已成熟,左夢庚當然不會錯失良機。
“既如此,順應朝鮮臣民之意,從即日起,將朝鮮的納入中華之土。定漢陽為東都,奉文郡王為東都國政。”
聽到左夢庚的舉措,群臣恍然大悟。
當初建國之時,以南京為南都,眾人還不解其意。
現在東都也有了。
那麼顯然就是,將來肯定還會有西都和北都。
再加上上都,帝國便形成了五都中心制。
高層當中,顯然早已商議妥當。
李邦華站了出來。
“陛下,老臣從政多年,早已力竭體衰,不堪重任。請求辭去內閣相位,恭讓得力之才。”
李邦華已經七十多歲了。
在這個年齡還要坐鎮中樞,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加上他的兩個侄子李日宣和李元鼎全都是重臣,他繼續留在內閣也不妥當。
這些年來親手參與了一個新興帝國的崛起,無愧於天下,讓李邦華已經心滿意足了。
他的請辭恰如其分。
左夢庚立刻作出安排。
“吉王勞苦功高,雖不能勝任內閣之位,卻也要繼續為國出力。茲任命吉王李邦華為南都國政。”
這個任命一下,官員們捋清了一些思路。
看來今後東西南北四都的國政,起碼需要郡王以上的人才能擔任了。
而四都所起到的作用,無外乎地域輻射。
以國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再以四都為東西南北四個區域的核心,由此而往下建立行政機構,才能夠保證偌大的帝國實現真正的管理。
李邦華退出內閣,自然就需要補人。
左夢庚在取得立法會同意的情況下,任命陳止為內閣副相,同時提拔金堉進入內閣。
金堉在朝鮮本來就是閣相,而且德高望重、能力突出,自然也完全有資格進入帝國內閣。
這個任命,更是對外彰顯了帝國一視同仁的態度。
侯恂發問道:“陛下,倘若以漢陽為東都的話,朝鮮併入之後理應設省,則省府該立於何處?”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漢陽既然被提拔到了都城的地位,那麼朝鮮省的省府又該在哪裡?
左夢庚顯然早已有了全面的統籌。
“待收復半島北方之後,將省府建於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