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萬眾一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朝鮮各地的官員要麼親自趕到仁川,要麼派遣了親信過來。
顯然碰到這樣的大事,這些人全都有些迷茫。
畢竟翻遍世界歷史,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局面。
堂堂一國國主,竟然為了一己私慾,將滿朝文武屠殺一空。
這個做法不但是天人共憤,更是將朝鮮的元氣給打斷了。
眾人坐在一起商議許久,卻赫然發現有一個難題無法解決。
那就是處置了光海君之後,朝鮮王室竟然後繼無人了。
雖然王室還有一些偏遠旁系,但是那些人早就遠離了中樞和權柄,誰能放心將國家交給這些人?
再一個,這些年來光海君的所作所為,讓所有官員對李家的人都絕望了。
“大明雖然曾經上承天德,立國於世。然歷經兩百餘年,後世君主無不倒行逆施,以至於偌大王朝分崩離析,被人取而代之。由此可見,將國家、民眾的命運交付在這種舊時代的君主手中,什麼都不會改變。下官斗膽進言,還請諸位大人仔細考量,為我朝鮮尋找到新的出路。”
許秀突然站了出來,康慨陳詞,衝破了迷霧。
在座的官員們心頭翻滾,隱隱察覺到了什麼。
什麼叫朝鮮的新出路?
既然要捨棄掉舊有的李家王朝,那麼新路在何方呢?
再聯想到近些年來託庇於上國的羽翼之下,朝鮮所產生的變化,很多人漸漸堅定的態度。
身為這個國家的上層人士,他們對於朝鮮的歷史當然十分了解。
這個半島小國,從李成桂取代高麗開始時至今日,嚴格說起來其實沒有任何興盛時期。
這個國家的民眾一直生活在苦難當中。
之所以國祚還能夠延續至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大明的庇護。
李家王朝的君主們也是知道這一點,因此行事作風毫不收斂,肆意對民眾進行壓榨。
反而到帝國來了之後,一直督促和幫助朝鮮進行民生建設,恢復經濟,才讓朝鮮的民眾著實過了一段好日子。
就連他們這些官員也是受益者。
既然朝鮮的王權即將斷絕,那麼開啟新的篇章,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這個想法一出來,立刻就有不少人怦然心動,躍躍欲試。
千百年來,中原王朝的薰陶和影響可不是蓋的。
朝鮮既然自稱小中華,當然也對大中華充滿嚮往。
如今有機會摘掉小中華的帽子,徹底成為大中華的一員,何樂而不為?
“許大人言之有理。要想令我朝鮮百姓從今以後煥發生機,生而為人,幸福生活於天地之間,唯有改弦易轍,才是最好的辦法。”
李崇也站了出來,鮮明的表達了態度。
“此亦是我所有朝鮮軍人之所願。”
權歷更是直截了當把軍方的想法說了出來。
如果說朝鮮官員和民眾都只是感覺到帝國的好,那麼這些朝鮮籍的軍人卻早已將自己當成了帝國的一員。
這支龐大的力量表明態度,立刻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