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岡山之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了避免刺激清軍,咱們的兩個主力師並沒有調動到第一線,而是分別佈置在了禹城和東昌府。一旦動手的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衝上去。”
這個佈置令王思儀非常滿意。
“德州、臨清前線的部隊也不能太鬆懈,時不時的也要製造點事端。清軍不傻,一旦我們過於平靜的話,他們反而會懷疑。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時間長了,他們也就習慣了,警惕心也就下來了。”
眾人嘖嘖稱善,發覺王思儀對於人心的算計已經妙到毫巔。
這位來擔任中央戰略叢集的指揮官,也算是清軍倒了黴。
國內戰場上,夏國還是保持安靜,焦點在滿清和大順身上。
雙方的作戰地點已經轉移到了山西,漸漸遠離了京師。
一時片刻,還輪不到夏國出手。
不過在遙遠的東瀛,內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隨著大名聯軍的撤退,德川幕府步步緊逼,很快追到了岡山。
只要越過岡山,就將進入外樣大名的地盤。
可以說,這個地方十分敏感。
毛利秀元決定,就在岡山這裡和幕府軍隊來一場決戰。
畢竟目前的態勢對於大名聯軍還是十分有利的。
隨著戰線的拉長,幕府軍隊的補給越來越困難。
尤其是在不久之前,幕府向夏國請求在大阪建立後勤補給基地,結果被夏國拒絕了。
幕府無奈,只能透過陸路千里跋涉為大軍運送給養。
只要這一戰打贏了,整個戰場態勢都將扭轉。
毛利秀元將指揮部設在了曹源寺,二十萬大軍在平原上完全鋪陳開來。他還派遣精銳兵馬佔據了芥子山,居高臨下俯瞰整個平原。
酒井忠勝則將指揮部設立在了餘慶寺。
擺在幕府軍隊面前的一大難題,那就是渡河。
雙方兵力旗鼓相當,火力相當。沒有確實的把握,冒然渡河的話,將會讓幕府軍隊遭遇重創。
“我們可以利用正面戰場牽制,派遣精銳兵馬從北面繞過去。不求完成包抄,只要攪亂敵人的部署,便成功了一半。”
伊達秀宗提出了戰術構想。
岡山一帶是東瀛少有的河流衝擊平原,只有在東北部有一些零星的高地。
這些山峰不成連線,因此可以通行的道路很多。
即便大名聯軍有二十萬之多,也難以照顧到所有的道路。
這就是幕府軍隊的機會。
“諸君,根據情報,敵軍的糧草基地設立在了不喜觀音寺。因為遠在後方,所以防禦力量不強。我打算派遣一直偏師,從北部山區繞過去。走金川、妙教寺,偷襲敵軍的糧草基地,誰願擔當此重任?”
只要破壞了大名聯軍的糧草基地,獲勝就是必然的。可以說,這將是此戰最大的功勞。
當然了,其中的兇險也不言而喻,前往的人很有可能回不來了。
“總大將,末將願意擔當責任。”
松平信定越眾而出,態度堅決。
松平信綱已經死了,松平家的榮譽正在衰落。
松平信定知道,只有透過戰場上的功勳,才能讓松平家維持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