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大同。

城中的文官想要拼死守城,但總兵姜瓖卻十分滑頭,直接開啟了城門投降。

此人在明末的亂局當中毫無立場可言,如同蘆葦隨風倒。

最終也死在了投機之下。

九邊重鎮大同一槍不放就投降,迅速引發了連鎖反應。

順軍從此一路東進,竟然再沒有遇到一處抵抗,甚至有官員出迎十里。

同北路差不多,南路的劉芳亮進軍也異常順利。

三月初便橫掃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攻進了彰德府和大名府。

不過到了這裡,劉芳亮變得謹慎了許多。

“那邊就是夏國了?”

劉芳亮在部將們的簇擁下登高望遠,放目東眺。

遠處的天邊,平坦的大地上卻界壘分明。

綿延無際的鐵絲網將同一片土地分割開來。

鐵絲網的背後又是各種壕溝,無論人馬都難以逾越。

只有中間有數的幾處小路,都被“奇裝異服”的夏軍把守著。

交界處看起來很平靜,只有幾個夏軍士兵來回巡視。但劉芳亮很清楚,這背後肯定隱藏著恐怖的大軍。

“將軍,如今我大順已是天命所歸,這些夏人卻妄圖割據,不識氣運。就由末將為先鋒,替陛下平滅之。”

翟鳳摩拳擦掌,想要跟夏國開戰。

劉芳亮唬了一跳,連忙警告。

“臨行之前,陛下再三交代,第一要務乃是滅了朱家皇帝,萬萬不可節外生枝。我觀夏賊只會苟且偷安,雖強橫一時,卻也無甚前景。待陛下打下了京師,坐了龍庭,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之時,區區夏賊想要平滅易如反掌。”

順軍眾將這才不得不按捺住建功立業的心思。

在劉芳亮的約束下,順軍佔領大名府後,只是和夏軍遙遙相望,並沒有尋釁挑事。

雙方接壤之處,一時倒也平靜。

安頓好了地方,劉芳亮揮軍北上,逼近保定。

到了這時,大明再想做任何掙扎,都已經沒有用了。

三月,順軍攻入畿輔,京師遙遙在望。

崇禎終於明白,大禍臨頭了。

這個時候他開始病急亂投醫,也不想著讓大臣們背鍋了。

他開始胡亂封賞,希望還有人能夠為他效命。

他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又火速下令,讓吳三桂和唐通統兵入衛京師,打算做最後的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