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中原定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訊息傳到明廷中樞,崇禎和文武百官終於感覺到了恐懼。
恰好此時,陝西那邊地主士紳的謠言也傳了過來。
說孫傳庭數月時間不出戰,實則為了擁兵自重,圖謀不軌。
對於這種謠言,其實崇禎是不信的。
他很清楚,孫傳庭一介文官,沒那個本事。
但是李自成和張獻忠分別開始建立政權,切實威脅到了明廷的統治根本,崇禎可沒辦法忍受。
八月,崇禎以“故延師期,以致楚省不守,根本震鄰”的罪名,將吳牲給逮捕入獄。
他還故意將訊息透露給孫傳庭。
這一下孫傳庭明白,自己不可能繼續拖延了。
無奈的孫傳庭於八月初一,在關帝廟誓師,帶著戰鬥力成疑的十萬兵馬再次東出潼關。
李自成更加清楚,孫傳庭的兵馬乃是自己定鼎中原最後的障礙了。
於是他盡起精銳,西進迎戰。
孫傳庭重新兵臨郟縣,回到了當初慘敗的地方,不知道內心的情緒如何。
反正第一戰,以他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白廣恩和高傑這兩個農民軍叛徒緊密配合,一個使用火器,一個率領騎兵,打的李自成潰不成軍。
果毅將軍謝君友被俘殺,
就連李自成自己都差點成為俘虜。
其實透過這一戰就能看出,李自成能夠終結明王朝,並非是他的實力多麼強大,而是明朝夠爛。
慘敗之後,李自成痛定思痛,決定利用自身的優勢。
他的優勢是什麼呢?
那就是糧食。
河南已經早早落在了李自成的手中,他還在各地建立政權,安定百姓,因此一時片刻是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的。
可孫傳庭卻不行。
孫傳庭跑到河南來作戰,如今已經是算得上是客軍了。
而且河南的百姓對明軍恨之入骨,根本不會幫忙。
李自成開始避戰,同時步步後退,拉長戰線。
孫傳庭豈能不知道他的心思?
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
缺糧,讓孫傳庭只能速戰速決。
他只能帶著絕望的無奈,率領兵馬一步一步走入李自成的圈套。
時值秋日,陰雨連綿,明軍的處境更加艱難。
李自成派遣劉宗敏率領一萬名騎兵從小路包抄明軍的後方,切斷明軍的糧道。
非常簡單的計策,但卻很有效。
孫傳庭仰天長嘆,只好回師打通糧道。同時留下陳永福圍困郟縣,阻擊李自成的主力大軍。
可到了此時,明軍計程車兵早已無法忍飢餓。
孫傳庭走後,陳永福完全無法約束軍隊,士兵們紛紛開始逃亡。
極度不利的局面下,白廣恩和高傑又發生了矛盾。
孫傳庭茫然無措,都不知道這仗該怎麼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