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軍區未經請示,擅自調動所有部隊,這是違反軍法的嚴重行為。如果不作出處理,今後各部效仿,當心藩鎮、軍閥之事重演。”

黃宗羲身為軍政主官,站在自己的角度當然也沒有錯。

可這種事情,雙方說的都很有道理。

即便是侯恂、李邦華、黃道周等人湊在一起反覆商量,都不知該如何定奪。

最終事情只能擺在左夢庚的面前。

這樣的事,左夢庚也有一些猶豫。

別人看到的只是不好理順關係,但是他卻明白,這將關係到夏軍的軍魂。

一個處理不慎,將會對整個軍隊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但是該怎麼做呢?

足足十天之後,左夢庚才拿出了自己的決策。

可是眾人看了他的決策,無不倍受震驚,紛紛找來。

“千錯萬錯,絕不可能是殿下錯了。這麼做,致殿下威信於何地?”

侯恂非常著急,完全不同意左夢庚的做法。

黃宗羲臉色嚴肅,不發一言。不是他也不同意左夢庚的做法,而是他還沒有想明白其中的深意。

面對著大家的質疑,左夢庚十分坦然。

“兩淮軍區的做法,是不是大功?”

這麼直白的詢問,大家全都無法迴避。即便是黃宗羲也默默點頭,不能不承認這一點。

那可是挽救了上百萬人的豐功偉績,不管評定怎樣的功勞都不為過。

左夢庚又問道:“兩會軍區的做法,是不是違反了軍法?”

眾人還是隻能點頭。

左夢庚再問道:“如果換成你們處在兩淮軍區的位置上,你們會怎麼做?”

這一次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

一邊是百萬生靈,一邊是不容挑釁的軍法。不設身處地,當真是難以明白其中的無奈。

還是黃宗羲開口了。

“雖以一人生死,但能挽救百萬生靈,死得其所也。”

“這便是仁!最大的大仁大義。”

左夢庚斬釘截鐵,給整件事情定了性。

“兩淮軍區的做法不但沒有錯,還是天大的功勞。但是軍法也不可觸犯,否則軍隊就要亂了。那麼造成這種局面的是誰呢?只能是我們這些制定軍法的人。是我們,讓下面的人心懷正義的時候有所顧忌。但是軍法這樣設定,又有著科學的道理。既然如此,我們不承擔責任,難道要像那位崇禎皇帝一樣,令下面的人寒心嗎?”

在座眾人恍然大悟,不約而同的對左夢庚欽佩起來。

認識別人的不足容易,認識自己的不足難。

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更難!

甚至在整個事件當中,左夢庚和統帥部以及中樞都稱不上不足。

可是左夢庚卻把一切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跟隨這樣的領袖,誰能不心安呢?

兩淮軍區。

大禮堂當中,上千名軍官雲集。

傅新垣親自趕來,向所有人宣讀了統帥部的決定。

“大功而不賞,亂也;重罪而不懲,禍也。你們挽救了百萬生靈,此乃滔天之功。本王與統帥部、內閣,十分感謝你們的努力和付出。可是軍法的設定是為了保證軍隊的正常執行,避免滋生野心家。現在你們為了大仁大義而違反了軍法。雖然軍法不可改動,但是因此而懲罰你們,天理難通。茲以統帥部將令,授予兩淮軍區全體官兵特等功。相關人員不能另行封賞,責任全在於中樞,懇請你們諒解。左夢庚頓首,向所有官兵鄭重致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