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聯軍在驅趕他們的時候,早已將所有的犛牛都用繩子連線在了一起,並且兩側還用木頭做了固定。

這樣一來,這些犛牛就只能直線前進。無法轉彎,自然也就無法後退。

偏偏前方又是深溝,犛牛不敢跨越。就只能直愣愣的站在溝邊,絕望的充當血肉盾牌。

雙方隔著壕溝對射,似乎誰也無法奈何對方。

就在這時,青海聯軍的背後騰起一陣陣的巨響。

緊接著數十顆巨大的石塊衝上了高空,然後朝著漢蒙聯軍的陣地砸來。

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儘管缺少火器,但是青海聯軍卻有充足的回回炮。

漢蒙聯軍的土牆十分簡陋,被這些重達百斤的石塊狠狠砸擊,立刻出現了很多缺口。煙塵沸騰之間,更有不少士兵被砸死。

“哼,凋蟲小技,何足掛齒。讓床子弩還擊。”

漢蒙聯軍在火炮之外,也有犀利的遠端攻擊武器。

那就是從明軍手中繳獲而來的床子弩。

這種弩的射程足足有五、六百米,弩杆有人的手臂粗細。無論是射人還是射牆,都威力無窮。

幾十根粗大的弩箭飛出去,立刻在犛牛陣中製造了一片血雨腥風。

犛牛儘管皮糙肉厚,也擋不住這種犀利的弩箭。

更有不少弩箭跨越了半空,撞在了青海聯軍的回回炮上,當即將這些木頭搭成的投石機砸的粉碎。

哀嚎之聲四起,青海聯軍全都嚇壞了。那些操縱回回炮的人轉身就跑,根本不敢再行攻擊了。

與此同時,兩翼的戰鬥也異常慘烈。

蒙古人彪悍,漢人嚴謹。

雙方對陣到一起,天生的勇武碰上智慧的陣列,頓時火花四濺、難分伯仲。

可蒙古人到底是仰攻,付出的傷亡非常巨大。

漢蒙聯軍的步兵排成嚴謹的陣列,堅固的盾牌死死擋在前面。後面計程車兵不管是用長矛戳,還是在高處用石頭砸,都讓蒙古人站不住腳。

第一波交戰打了一個多時辰,雙方精疲力竭。緩緩後撤,暫時脫離了接觸。

兩邊的首領立刻開始討論接下來的作戰改動。

“敵人過於注重中間的防護,兩邊稍微有些薄弱。我們可以從兩翼進攻投入更多的兵力,只要能夠近戰,就有希望攻破。”

白桑臺吉觀摩了整個作戰過程,提出了可行的想法。

雖然青海聯軍多數都是騎兵,但是在湟源這樣的地形,戰馬並沒有什麼用處。

相反藉助兩翼複雜的地形,規避守軍的遠端武器,衝上去近戰的話,青海聯軍的人數優勢才能發揮出來。

不像中間地帶,只要守軍的床子弩不被打掉,青海聯軍的回回炮就不敢投入使用。那麼有再多的兵力,也衝不過寬達六、七米的深溝。

“下一次衝上去時,可以藉助犛牛陣的掩護,向對面扔火球。只要將那些土牆點燃,守軍就站不住腳,我們便可以趁機衝過壕溝。”

力多吉作為中路的將領,也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辦法。

漢蒙聯軍的土橋被回回炮砸了一通,多處地段損毀,起不到防護的作用了。

而且壕溝僅僅只有六七米寬,隨便一個人稍微用點力就能把東西扔到對面。

青海聯軍的手中雖然沒有火藥,但是卻可以製造火球毒煙。只要扔過去,就能逼著守軍後退,讓出陣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