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總舵主出場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門島的繁華地段,出乎意料,並不在南側的料羅灣一帶,相反是在北面的海灣中。
左夢庚一問才知道,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其一是在島的北面,可以有效抵禦風暴。
這個時代的船可沒有多堅固,即便是停靠在港口中,當風暴來襲的時候也很容易被掀翻。
金門島北面的海灣有所阻隔,風勢會降低不少,因此環境更好。
另一個原因就是,金門島的北側有利於陸地上的人過來。
即便是最普通的百姓,駕駛著小船也能透過海峽來這邊做工。
加上與陸地相近,各種生活物資的補充非常方便。
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在金門島的北側就形成了規模很大的城鎮。
金門縣縣長李之椿將整個城鎮進行了細緻的劃分。
東面為商貿區。
世界各地趕來的商人都在這裡開店擺攤經營,繳納商稅。
城中則為生活區,各種設施齊全,吃喝玩樂全都能夠滿足。
島上各處的良田沃土,也都被李之椿分配給了定居下來的百姓開墾。
這邊輕徭薄賦,重視商業,對民眾沒有人身限制,越來越吸引附近的百姓投靠過來。
福建官府也不管。
福建本來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很難養活太多的人口。即便是在海禁最嚴厲的時候,都有不少人走南洋。
現在限制寬鬆,近在遲尺的金門島和臺灣又有不少的活路,因此跑掉的人更多。
福建官府巴不得多走一些人,好減輕負擔呢,因此就形成了默契。
“如今金門縣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十萬,都是在咱們這邊落了戶的。再有幾年光景,附近的幾座島嶼都能穩定控制。”
李之椿跟在左夢庚身邊,一一進行彙報。
他是天啟二年進士,和王思任、倪元路、黃道周、王鐸並稱為天崇五才子。
後來因為直言遭嫉,便辭官歸鄉,避居不出。
黃道周知道老友的才幹,極力邀請到了夏國。
在這邊政事通明,不以言獲罪,讓李之椿如魚得水,很快就升到了縣長的位子。
“金門島是咱們的一塊試驗田,這裡經營的好不好,關係到爭奪福建的民心。福建的大明官員昏聵無能,看不出這一點,你卻不能不知曉。要讓福建的百姓看到咱們夏國的好,心向咱們夏國。這樣一來,將來進軍福建的時候才能暢通無阻、旦夕而下,不至於烽火連結,造成太大的破壞。”
這一番推心置腹,更加讓李之椿明白了自身的重擔。
“殿下敬請放心,屬下必定將這裡經營成人間樂土。”
“殿下,我們做了深入的研究,要想攻佔福建,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海上發起進攻。不管是從浙江還是江西,要想進入福建,必須要翻躍仙霞山,道路崎區險峻,守軍只要卡住要隘,就是老大難題。相反海上就要輕鬆多了,福建各處大城都在海邊,又無險可守,絕對擋不住咱們的兵鋒。”
唐文煥和郝華清都駐紮在金門島上,整天裡琢磨的就是如何攻下福建,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計劃。
對此,左夢庚是無比滿意的。
“這說明你們意識到了福建的獨特所在,我也就放心了。多用點心,將來攻略福建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
對於大明的南方地區,夏國中樞存在普遍共識。
這些地方富庶歸富庶,軍事力量卻不強。
將來在這些地方作戰,最大的敵人很可能是地形和氣候。
福建雖大,陸戰一師單獨出馬,基本上也夠了。
在金門島上走了一圈,看到這裡一切安定,左夢庚著實開心不已。
只要繼續完善下去,這裡就能為攻略福建的橋頭堡。
到底是自家的領土,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那是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