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詭譎之時,最先倒黴的卻是賀人龍。

十二月初一,賀人龍遵照洪承疇的命令前出臨漳府。

結果就在他將要進城的時候,八旗大軍突然殺到。

賀人龍毫無防備,被清軍一戰沖垮,不停後退。

賀人龍也是個貪生怕死的,眼見著局勢不對,根本不管前面陷入圍困的部下,轉頭就跑。

他的決絕也把清軍給晃了。

豪格完全沒有想到,竟然有人不顧友軍生死的。

等豪格回過神來,賀人龍已在十里之外。

他再去追趕,但是因為騎兵不在身邊,卻始終追不上。

賀人龍逃到漳河南岸,一邊命人給洪承疇傳訊示警,一邊命人將漳河河面全部鑿開。

豪格追到北岸,看著河水滾滾流淌,無可奈何。只能派兵四處散開,尋找可以渡河的地點。

洪承疇本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大名府那邊。

他雖然和左良玉交集不多,不知道左良玉的秉性,但是也生怕左良玉出現差錯。

於是在命令賀人龍前出的同時,他又讓祖大弼趕到回隆鎮。

從這裡可以向東接應左良玉,又可以向北接應賀人龍。

從地圖上看,這個佈置可謂是萬無一失。

但洪承疇犯了所有明軍將領一樣的錯誤。

那就是平均分派兵力,看似面面俱到,卻面面薄弱。

清軍的戰法從骨子裡就承襲自努爾哈赤。

最擅長的就是尋找敵人的薄弱之處,然後集中全力、一鼓作氣鑿穿。

賀人龍就成了這個倒黴鬼。

他不但沒有佔住臨漳,還一退近百里,使得整個防線都出現了巨大的窟窿。

豪格得理不饒人,將河南北部的涉縣、武安一帶席捲一空,收穫頗豐。

洪承疇接到戰報,眼前一黑,險些暈倒。

到了這時,他也顧不得別的,趕忙命令賀人龍退回彰德府,和他的主力抱團取暖。

至於北面丟掉的地方,已經不在考慮範圍內了。

“師長,看來是我們草木皆兵了。清軍只敢打明軍,怎麼敢對我們下手呢?”

騎兵師的師部內,參謀們議論紛紛,都覺著王思儀有些緊張過度了。

因為戰報傳來,明軍那邊的賀人龍部遭遇了清軍主力,損失慘重。戰場也在彰德府一帶,距離夏國的領土很遠很遠。

紛紛擾擾當中,王思儀根本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