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當中,那位尹道長可是全真教史上的大德宗師。自己在書中這麼編排,全真教的道士們生氣在所難免。

不過這個事在老金那裡是天大的麻煩,在他這裡, 倒也算不上什麼。

全真教如今式微,還敢跟他放對?

“呵呵,原來如此。不過是演義,故事虛構,當不得真。”

他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可不能令郭常飛滿意。

“殿下金口玉言,言出法隨,世人又如何能辨明真假?只因殿下一句話,我三清觀再無寧日。都說殿下福澤蒼生,緣何對我全真惡毒至斯?”

原來當初為了撮合黃宗羲和王秀芹,左夢庚拿出了《神鵰俠侶》,引用其中的楊過和小龍女的故事,果然馬到功成。

黃宗羲和王秀芹固然喜結連理,《神鵰俠侶》也就此傳播開來。

陳洪綬主管文化,見獵心喜,竟然沒有請示,就讓下面的人廣印成書,到處售賣。

明末演義志怪本來就非常流行,可是又怎能和數百年後的成熟娛樂文化產品相比?

《神鵰俠侶》一經推出, 立刻橫掃八方六合,廣受追捧。

民間熱議的同時, 卻也給全真教惹來了麻煩。

郭常飛本來老老實實地在嶗山上修道, 可突然之間,登門的香客如同潮水一般。

一開始可把老道樂壞了。

雖然道士們不像和尚們,都很清高。一心修道,本著關我屁事的原則,對於香客的貢獻只求有緣。

可這麼多緣份,那也是難求的。

可誰知香客們進門之後,不但不施捨,反而對著道士們還有祖師雕像紛紛破口大罵。甚至還有過激的,朝著道觀裡丟石頭。

郭常飛著實嚇壞了,趕忙派遣弟子去打聽出了何事。

待看了《神鵰俠侶》之後,全真上下那真的是火冒三丈,義憤填膺。

哪怕左夢庚權傾天下,勢力滔天,也不能就此忍了。

本來三清觀眾道士是打算一起來尋說法的,但郭常飛生怕左夢庚一怒之下大開殺戒,趕緊勸住了眾人。

不但如此,他還讓其他的道士收拾包袱,離開夏國境內,以免香火斷絕。

做完了這些,他才獨自登門,單刀赴會。

在座眾人聽明事情原委,全都哭笑不得,怎麼也沒有想到,居然是一本《演義》引來的麻煩。

說到底,錯在己身,左夢庚也有些不好意思。

“這確實是在下的不是,給貴教添麻煩了。回過頭來,便讓他們都將書籍收繳、銷燬好了。”

以他的身份,如此折節,已經是殊為難得了。

可誰想到,郭常飛竟然還不滿意。

“還請殿下公開明旨,還我全真正道清名。”

左夢庚瞬間就冷靜了下來,心裡明鏡一般。

這老道士興師問罪只是幌子,其實背後有大目的。

或許他等待這樣的機會,等待的太久了。因此一旦出現,便迫不及待。

結果面對的左夢庚英明睿智,一下子就察覺到了。

左夢庚閉口不言,默默盤算,反而覺著這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