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最後的武士(第1/3頁)
章節報錯
純火槍的步兵在平原地帶,不依靠防禦工事,能否打過騎兵的衝擊?
這在夏軍內部,一直都存在著強烈的爭議。
有許多人認為可以。
他們的理由是,火槍陣層層疊疊,火力連續不絕,火帽槍的射程優勢明顯,根本不會給騎兵近身的機會。
而同樣又有許多人認為不行。
平原地帶騎兵的機動能力太快,陣型的不斷變換當中,肯定能夠找到步兵方陣的破綻。
而且火槍陣再密集。總歸會百密一疏。沒有防禦工事,只要被騎兵衝進來立時就得崩潰、
為此,兩邊爭吵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就連左夢庚對此也沒有把握。
夏軍成立至今,始終沒有真正的面對騎兵衝擊的機會。
清水關下,夏軍工事完備,而且天將傍晚、視線不佳,並非正常的戰場情況。
朝鮮之戰時,不管是夏軍還是清軍,面對著複雜崎區的地形,都不得不捨棄戰馬、悶頭爬山。
因此火槍兵和騎兵這個論點,始終都拿不出有效說服的證據。
面對清軍的時候,即便有機會,左夢庚也不敢讓下面的將領們去嘗試。
畢竟一旦試驗失敗,遭遇的將會是慘敗和慘痛的犧牲。
不過現在面對東瀛騎兵,唐文歡卻覺著可以用來試一試。
畢竟東瀛的騎兵比起八旗騎兵差的太多了,不太可能給夏軍造成太大的損失。
再一個,愛野這塊地方的地形比較合適。
平原地帶,但兩翼要麼是大海、要麼是崎區的山嶺,讓幕府軍隊沒有辦法迂迴包抄。
這樣一來,就只能面對面、硬碰硬。
於是他派出了兩個營的火槍方陣,來迎戰幕府的騎兵。
雖然兵力對比是1:2.5,看起來夏軍這邊略遜一籌,但唐文煥有著強大的自信。
陸戰一團果真沒有火炮支援嗎?
其實不然。
就在他們身後的不遠處,二十多門步炮早嚴陣以待,預防突發情況。
在唐文煥的有意為之之下,火槍兵和騎兵的對決上演了。
夏軍的第一波攻擊效果非常不錯,足足消滅了一大片的東瀛騎兵。
雖然此時雙方的距離還比較遠,超出了步兵瞄準射擊的範圍。
但火槍陣作戰的時候,打的並非是精度,而是覆蓋。
火槍兵們只需要根據距離抬降槍口,朝著正前方敵人的大致位置控動扳機就行。
能不能命中敵人,並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
就算一顆子彈無法命中,但是數百顆子彈總有殺傷效果。
第一排士兵完成射擊,迅速後撤。第二排上前,站定的同時已經完成舉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