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回國之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東瀛一直想要將琉球據為己有,豐臣秀吉的時代就有這個野心了。”
慄國村的村長洪章見多識廣,向林家輝講述了曾經的歷史。
“不過那時候豐臣秀吉忙著和朝鮮打仗,還顧不上琉球。等到德川家康做了幕府將軍之後,就屢次要求琉球向東瀛稱臣納貢。”
“可我們琉球國上百年來都是中華的屬國,怎麼可能再做他國之臣?當時的尚寧王堅定的拒絕了東瀛。”
“誰知道東瀛人完全不懼大明的天威,由薩摩藩派兵攻來,迫使尚寧王不得不選擇臣服。”
“但每一個琉球人都知道,東瀛人的目的是要將我們徹底吞併。”
“奈何琉球太過於弱小,根本不是東瀛的對手。我們也曾經派人向大明求援,結果卻音信全無。”
“難道琉球真的被上國拋棄了嗎?”
洪章說著說著,竟然淚流滿面。
和朝鮮人一樣,琉球人對於天朝上國也充滿了感情。
只可惜他們的運氣卻不能跟朝鮮人相比。
同樣都是東瀛侵略。
朝鮮受到了上國的全方位庇護,國祚得以延續。
而琉球卻淪落在東瀛的淫威之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瞅著東瀛對琉球的影響日益加深,國家滅亡已經可以預見。
對於這個情況,林家輝還是知道原因的。
“大明日薄西山、自顧不暇,而且早已沒有涉足遠洋的能力,根本幫不到琉球。不過我們夏國卻不一樣,絕對不會坐視屬國遭人侵奪。只要我回去,夏國必定會派遣大軍懲戒可惡的東瀛人。”
林家輝並非胡吹大氣,而是很有把握。
儘管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但是因為從小接受的都是新式教育,讓他擁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和見識。
夏國早已把海洋戰略思維,植入到了每一個百姓的心中。
琉球在哪裡,林家輝早已在地圖上仔細看過。
別的不說,單單憑藉琉球的位置,夏國就絕不允許有其他的勢力染指。
而且夏國對東瀛的心思路人皆知。
正愁沒有藉口下手呢。
現在琉球就是最好的抓手。
“不管是大明,還是夏國,在我們琉球人的心目中都是天朝上國。我們只願做上國的臣民,絕不肯向東瀛人低頭。”
洪章的說辭,代表了絕大多數琉球人的信念。
千百年來同中原的朝貢關係,早已在琉球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見識了中原王朝的繁榮強大、富足文明,誰又願意和蠻夷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