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楊嗣昌的戰略(第1/3頁)
章節報錯
“昔年夏賊陳舟於江上,則江南震惶,太祖龍興之地亦旦夕不保。更且漕運錢糧徹底斷絕,京師板蕩,大明國祚風雨飄搖。故欲除夏賊,水路更重於陸路。”
楊嗣昌飄了。
進剿西北流寇的不斷勝利,讓他當真覺著自己乃是大明的擎天柱石,可以往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他給崇禎提出了對付夏國的辦法。
那就是要從水面上下手。
不過他的說法也不算錯。
雖然山東毗鄰京師,似乎朝發夕至,更讓大明如梗在喉。
但實際上誰都知道,維繫大明國運的乃是江南的財富。
只要江南在,大明就在。否則的話,大明連一天都活不下去。
可現實的情況卻是,江南同京師的聯絡渠道,卻被夏國掌握在手中。
夏國想斷就斷,大明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種生死操縱於人手的感覺,大明君臣早就受夠了。
雖然現如今夏國並沒有在運河一事上對大明有所刁難,但誰也無法保證這一天會不會到來。
大明君臣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上天和列祖列宗祈禱,希望漕運平平安安。
從這方面來講,拿回運河的控制權,甚至還在剿滅夏國之上。
夏國的實力,大明上下已經刻骨銘心。
就算將剿除西北流寇的所有大軍全部調動回來,都未必有什麼勝算。
一旦戰事遷延日久,運河阻塞,率先崩潰一定是大明。
因此要想對付夏國,就必須有萬全之策才行。
楊嗣昌便想到了辦法。
全新的角度讓崇禎格外振奮,立刻擺出虛心納諫的姿態。
“然我我大明水師羸弱已久,恐怕不是夏軍的對手啊!”
楊嗣昌忙道:“陛下日理萬機,無暇他顧,卻不知如今正有一得力干將可供驅策。此人實力之強,尚在夏國水師之上。倘若運作得當,定能斬獲奇功。”
崇禎愈發興奮了。
“哦?不知愛卿所言之干將,是為何人?”
楊嗣昌信心滿滿。
“微臣所言之人,便是福建的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