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換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實證明,防禦工事對清軍的幫助更大。
正是因為靠著險要的地形和完備的工事,清軍才能夠有效抵抗夏軍的進攻。
而一旦雙方都離開了防禦工事,面對面交戰的話,清軍基本上一觸即潰。
這和意志、勇氣沒有一點關係。
夏軍在武器上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朱鼎延也充分發揮了這種優勢,完全不給清軍喘息之機,一路攻擊前進,接連攻破了清軍三道防線。
正在急速撤軍的阿什達爾汗聽到後方不斷傳來的噩耗,不得不投入更大的血本。
他親自在孝成裡停了下來,並且佈置了火炮。
第十五團一路攻擊順利,士氣正旺,結果衝到孝成裡的時候,遭遇了清軍火炮勐烈的打擊。
因為只有步兵,遠端武器還在後面。夏軍無奈,只能後撤重新整頓。
得到了少許的喘息之機,阿什達爾汗趕緊再逃。
這一場埋伏戰也給夏軍提了醒,知道敵人不是沒有還手之力。
“我率領主力吊在後面,不讓敵人停下休整。老夏你辛苦一點,率領第27營從山間小路包抄過去,明天早上佔領三谷裡。”
雖然如今的戰鬥區域是在原來的清朝聯軍防線大後方,但是對這一帶地形的瞭解,夏軍遠在敵人之上。
畢竟在清軍進攻朝鮮之前,夏國就已經開始在朝鮮境內進行勘測了。
當時做的大量工作,現在給夏軍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比如夏軍就知道有一條隱蔽的小路,只需要翻過一座山嶺,就能夠穿插到三谷裡。
如果清軍沒有撤退,朱鼎延絕對不敢這麼幹。
因為那條小路太過於狹窄,地形很是惡劣。一旦被清軍埋伏,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但是現在清軍已經開始全線撤退,即便知道有這麼一條小路,也來不及佈置了。
兩人商量完畢,第十五團分兵兩路,前進的速度並沒有放緩。
遠在洪川的多爾袞終於接到了急報。
“蘇納廢物,理應千刀萬剮。”
多爾袞心驚肉跳,知道局勢危險到了極點。
“立刻傳信給肅親王,讓他率軍北返,萬萬不可耽擱。”
戰線被突破,多爾袞最擔心的就是遠在江陵的豪格。
那邊是東海岸,孤懸在外。倘若夏軍揮師插向東北,很有可能將豪格所部圍困在江陵。
要是豪格折了,他可承擔不起責任。
至於中路的漏洞,多爾袞很快想到了對策。
“讓圖賴和尼堪放棄橫城,必須強佔俞延裡。就算全部戰死,也不得退讓。”
多爾袞所說的俞延裡位置非常緊要。
這裡是橫城、平昌和洪川的三岔路口。
一旦這裡丟失,夏軍就可以沿著大路、暢通無阻的攻擊到洪川城下。
而一旦守住這裡,就能夠給中線撤退的清軍爭取時間。
至於其他方向的小路,多爾袞已經顧不得了。
他一邊將戰況傳遞給遠在平壤的黃臺吉,一邊開始緊張的調兵遣將,希望能夠穩固局勢。
戰事再次急轉直下。
原本清朝聯軍略微抬頭的攻勢,又一次因為夏軍的神來之筆而被打了下去。
不但如此,東線的清朝聯軍主力還有潰敗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