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三個方向全都是全羅道通往江原道的出路,結果現在全都被夏軍堵死了。

李師傅本能的察覺到了事態嚴重。

可是他該怎麼辦呢?

錦山、鎮安就在全州附近,不能不顧。可是大田一旦丟失,局面同樣的危險。

等等……

他突然察覺到了什麼。

“進攻大田之夏軍兵力多少?”

信使連忙稟報。

“足足五千餘。”

李時昉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當場訓斥起來。

“攻打錦山、鎮安的夏軍五千餘,攻打大田的夏軍又是五千餘,夏軍哪來的如許兵力?”

夏軍在朝鮮有多少兵馬,李時昉還是一清二楚的。

在他想來,大田、錦山、鎮安三個方向的夏軍,肯定是釜山過來的第四師。

可問題是,第四師的主要對手乃是北撤的清朝聯軍。

那可是足足二十萬的大軍,第四師即便全力以赴也未必能夠打贏。

此時卻分兵一萬來對付他,這完全說不通。

在場的將領們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但是衝進來的信使卻揭開了迷霧。

“大人,木浦有夏軍登陸,並且攻佔了光州,譚陽和長城告急。夏軍旗號為第五師,應是有新的兵馬參戰了。”

李時昉如遭雷擊。

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夏軍居然如此看得起他,居然派遣了新的部隊來進攻全羅道。

他艱難的吞嚥口水。

“木浦、光州的夏軍兵力多少?”

信使狼狽至極。

“兵力足足萬餘,羅副使說,憑他手頭的兵力絕對抵擋不住。”

這就兩萬多夏軍了。

兵力已經遠在李時昉之上,而且還是新旗號。

對比了夏軍的編制,李時昉勐然想到了什麼。

“青陽、公州方向可有異常?”

這兩個地方在全州的北面,也是進入全州平原的門戶。一旦這兩個地方丟失,全州平原就等於敞開了懷抱。

立刻有將領安排斥候前往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