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親眼看到那些朝鮮百姓和旁邊的夏軍士兵有說有笑,打成了一片。彷佛這些夏軍並不是侵略者,而是百姓們的主心骨。

他更加註意到釜山這邊可謂是人山人海,繁華遠超往日。

早就聽說那些懼怕被滿清抓走的朝鮮人一路南下,看來都是跑到了這裡。

諷刺的是,明明是朝鮮百姓,卻不願意託付在國王的羽翼之下,反而對夏軍的庇護心安理得。

釜山的街道兩旁開設了許許多多新的店鋪,掛上了五彩斑斕的招牌。雖然不知道是賣什麼的,卻能看到本地百姓進進出出,顯然生意紅火。

什麼時候朝鮮的百姓這麼有錢了?

敢於到店鋪中隨便去買東西了?

崔鳴吉深知,這一切肯定都是夏國帶來的。

別人只是看到了繁華的景象,而他看到的卻是朝廷正在失去這裡的民心。

這毫無疑問是非常恐怖的。

一個沒有了民心的朝廷,還能夠站穩腳跟嗎?

“朝鮮與夏國素無淵源,亦無瓜葛,為何派兵侵我國土、奪我子民?此乃不義之戰,於禮不合。”

崔鳴吉終於見到了這邊的代表。

王昀、金尚憲、左華三人聯袂會見了他。

一上來崔鳴吉就站在道義的高度,對夏國的行為進行了批判。

王昀的回擊義正言辭。

“朝鮮國主背棄國家、背棄百姓,向蠻夷稱臣,此乃天理不容之事。我夏國至此,乃是受朝鮮義士相邀,匡扶朝鮮正道,不使朝鮮百姓淪落腥羶。崔大人,勞煩你回去告訴李倧,他的罪行不可饒恕。”

見王昀直呼李倧的名諱,崔鳴吉氣的渾身發抖。

“金大人,你欲做賣國賊乎?欲致朝鮮于何地?”

金尚憲康慨激昂,寸步不讓。

“朝鮮之正道,只在中華。爾等捨棄中華而侍奉蠻夷,還不知悔改嗎?”

崔鳴吉從來沒有這麼憤怒過,並指指向王昀等人。

“他們乃是中華之叛逆,何來正統一說?”

王昀臉色轉冷。

“中華乃人民之中華,恰如朝鮮乃人民之朝鮮。崇禎乃獨夫民賊之君,李倧恰是如此。”

話說到這個份上,崔鳴吉知道談判的可能性已經消失了。

“釜山不過一隅之地,諸位當真有心能擋我朝鮮全國之力?”

左華懶洋洋的,話語卻十分尖酸。

“是滿清的援助吧?就憑你們朝鮮軍隊,繼續留在大邱摸魚抓蝦?”

崔鳴吉被說的啞口無言。

事態至此,已經不再是朝鮮內部的事了。朝廷也好,叛逆也罷,都不過是配角。

真正能夠決定朝鮮命運的,反而變成了站在背後的夏國和滿清。

身為一個國家卻不能自主決定命運,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悲哀。

崔鳴吉的思維開始發散。

滿清獲勝的會如何?

夏國獲勝了又會如何?

朝鮮的未來又將如何?

他忽然發現,朝鮮已經進入了死局,只能被動的等待著命運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