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豬隊友(第1/2頁)
章節報錯
“根據傳送回來的情報,清軍共分為三路。右路由多爾袞、多鐸率領兩白旗,會合咸鏡道、江原道的朝鮮軍隊,正在奔蔚山而來,屆時我軍東部的防線將會經受考驗。”
清軍出動的訊息,令夏軍也開始忙碌起來。
聯合軍事會議上,趕來的柳一元看向白小七。
“你們的東線防禦可有問題?”
白小七站出來,在地圖上將部署做了講解。
“在東線,我們沿著洛東江拐彎處一直延伸到海邊,進行了分段防禦的部署,把控住了每一條山間小路。同時在各個高點佈置了警戒哨,而在二線預留了大量的預備隊。清軍發揮不出騎兵的威力,只能靠步兵一個山頭、一個山頭來打,保證他們不能越雷池一步。”
眾人仔細觀察釜山北部的地形,將自己放在清軍的角度,也不禁十分頭疼。
朝鮮大部分的地形都是丘陵、山地,為數不多的通道都在山脈之間。
偏偏這些山峰還不是很高,最多隻能稱為高地。這樣一來,只要佔據了上面,就可以扼守住山腳下的通道。
不將高地攻下來,軍隊是沒有辦法透過的。
即便如此,白小七依舊在當道之上部署了足夠的軍隊。
古往今來戰術的佈置,往往伴隨著的是武器射程的變化。
並非所有的兩山夾一谷的地形,都可以將軍隊部署在高處。
就比如說孫傳廷埋伏高迎祥的時候,便只是將軍隊佈陣在了官道上,而沒有去搶佔兩側的山峰。
究其原因就在於,兩側的山峰距離下面的道路足足有一千多米高。
明軍的手中根本就沒有能夠打那麼遠的武器。
如果將軍隊部署在上面,並不能起到居高臨下的作用,反而只能目視著農民軍逃之夭夭。
即便是後來的朝鮮戰爭中,很多雙方爭奪的制高點,其實也不過只有幾百米而已。
同樣的道理,太高的山峰就不是制高點了,而是風景。
白小七部署的重點,就在金井山城的東側。
這裡是蔚山通往釜山最寬闊的一條道路。
巧妙的是,在山谷的正中有一座高度僅僅幾十米的高地,完全扼守住了兩側的通道。
白小七在上面足足安排了兩個營,配合上兩側高地上的友軍部隊,將這裡卡的死死的。
“中路的清軍主帥是肅親王豪格,他率領正藍旗同科爾沁蒙古,將會與金自點率領等朝鮮軍隊會合,總兵力將會超過六萬人,是絕對的主力。”
左夢庚問道:“你們可曾預判清軍的中路將會進攻哪裡?”
白小七胸有成竹。
“如果所料不錯,清軍中路應該會選擇在洛東江拐彎處動手。尤其是洛東江的北側,缺少江水的阻隔,還可以同多爾袞互相配合。”
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時間拖延到二月末,洛東江已經漸漸開化了。冰面沒有那麼的堅固,使得清軍沒有辦法徒步過江。
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從洛東江北岸進攻。
可這邊同樣不是那麼好打的。
山脈連綿、地形險峻,清軍想要仰攻上來,付出的代價並不比渡江少上多少。
柳一元提醒道:“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從而忽略了沿江的防線。清軍還有南路部隊,說不定會和中路互相配合,玩一招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