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指揮模組,就分為指揮小組、參謀小組、測繪小組;駕駛模組又分為操舵小組、操帆小組和損管小組。

勤務模組有餐飲小組、儲存小組和清潔小組。

火力模組則是重炮小組、輕炮小組、火槍小組和彈藥小組。

透過這樣的設定,讓整個船上的官兵都明確了崗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伴隨著尚可喜的命令,操帆小組開始將船上的風帆全部展開。

光是風帆,臨清號就與傳統的蓋倫船截然不同。

傳統的蓋倫船上,三根主桅杆上的風帆基本上都是三塊。而臨清號上每根桅杆上的風帆則是兩塊,但是卻更大。

很顯然更大的風帆能夠兜住更多的風,也能夠給船提供更大的動力。

之所以臨清號上的風帆可以減少為更大的兩塊,就在於新技術的應用。

絞盤和滑輪組的出現,讓風帆的升降變得更加容易。有了這個基礎,風帆就可以做得更大。

西洋人不是不知道風帆更大的好處,但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技術。光靠人力來升降風帆,如果太大的話,可就做不到了。

當所有的風帆都張開之後,明顯能夠感覺到腳下的戰船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音。

《控衛在此》

這並非是船體承受不住,而是正在與海水摩擦。

隨後大家就能感受到,帆船兩邊的海水開始極速倒退,整艘船如同飛一樣開始在海面上竄行。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很緊張。

尚可喜秉注了呼吸,聆聽各處的彙報。

“操舵小組彙報,航行正常。”

“操帆小組彙報,桅杆正常,船帆正常,繩索正常。”

隨即最後一組的彙報聲音從船底而來。

“損管小組彙報,船體正常,沒發現任何變形,可以繼續航行。”

聽到這段話,所有人都發出了歡呼聲。

大家都明白,新船經過了驗證,是可以承受住更加高速航行的。

臨清號越來越快,不停地超越兩側的其他船隻。

明明那些船也都鼓起了滿帆,可就是被越拉越遠,漸漸成為了眼中的黑點兒,然後消失不見。

維持這樣的航速足足一個時辰,整艘船都安然無恙,測試才算是告一段落。

“怎麼樣,船速多少?”

只憑親身感受,左夢庚知道臨清號很快。但是到底多快,就需要專業的測試工具了。

測繪參謀立刻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