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中原大亂(第2/2頁)
章節報錯
形單影隻的劉令譽站在空曠的院落中,發出淒涼落寞的笑聲。
什麼仕途風光。
什麼美人心意。
一旦窮途末路,原來全都是一場空。
劉令譽哆哆嗦嗦的解下腰帶,系在了門梁之上,結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而因為他的所作所為,西北義軍天地為之一闊,終於殺入了大明王朝的核心腹地。
如今的河南狀況本來就很不好。
從崇禎三年開始,連續四年的時間一直大旱。
【秋既無收,麥又難種。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於是有鬥米值銀五錢者、有工作一日不得升米者、有采草根樹葉充飢者、有夫棄其妻和有母棄妻子者、有賣一子女不足數餐者、有自縊空林甘填溝渠者、有餓死路側者、有鶉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杖比而斃者、有泥門擔簦而逃亡者、有骨肉相殘食者……】
這段描述,全都出於時任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的《中原生靈疏》。
從中不難看出,河南之災並不比陝西、山西差。
因為這個糟糕的局面,河南早已遍地烽煙,只是還沒有出現像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張獻忠等這樣強大的造反勢力。
可是隨著西北義軍的到來,早已怒火沖天的河南百姓立刻景從如雲。
對大明王朝來講更加糟糕的是,河南當地的官員和官軍基本上沒有什麼作戰經驗,防禦無比空虛。
西北義軍來到這裡,就好像魚入了水一般,只覺得海闊天空、暢通無阻。
為了甩脫官軍的追擊,西北義軍在河南西部風馳電掣,極速狂飆。
所過之處,極力吸納歸附的百姓。
因為連番同官軍作戰而損失的兵力,很快又膨脹到了一個可怕的數字。
有了更加廣闊的天地,義軍也變得聰明瞭。
他們開始分兵,四處出擊,牽扯官軍的精力。
橫行狼、一斗谷、滿天星、掃地王等人率軍十餘萬西進武關,逼近西安,大有重回陝西的勢頭。
洪承疇頭皮發麻,只能調集左近的官兵圍追堵截。
這路義軍並不跟官軍死磕,立刻掉頭南下,一路攻破洵陽、平利等地。
洪承疇率軍追上來時,他們已經進入了四川。
另一路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老回回等人,則是義軍的主力。
他們繼續南下,來到了盧氏山區。
這裡地形險要,荒遠偏僻。
當地早有一批失去了土地的百姓在山中以開礦為生,官府汙衊其為礦盜。
隨著西北義軍的到來,這些百姓紛紛加入。
有了這些本地的耳目,義軍更加如魚得水。
他們由鄉間小路直抵內鄉,隨後又穿過鄧州和浠水,突然之間出現在了鄖陽、襄陽地區。
隨著義軍的千里轉戰,河南、四川、湖廣全都震動,遭遇兵鋒。
這些兵力薄弱的地區偏偏又是災害最嚴重的地方。
義軍在這些地方吸納了大量的百姓,力量急速膨脹。
整個明末農民起義開始進入了新的階段。
絞死大明王朝的繩索也越收越緊。
身在北京的崇禎皇帝,開始感覺到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