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你著力興商,老夫還有所擔憂。如今大明天下各地,還有無數百姓嗷嗷待哺,吃不飽肚子,興商又有何用?”

徐光啟斷了一頓。

他很累,不可能一口氣說很多的話。

“可是後來見你另闢蹊徑,山東於農事之道上亦頗有建樹,老夫除了敬佩,卻也無話可說。”

徐光啟一生雖然博學多才,但是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農政全書》。

這足以說明他對農業十分看重。

從左夢庚一開始籌劃集團化農業道路時,他還是有所擔憂的。

不知道這種辦法可行與否。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按照工廠模式的農業生產極大的提升了耕種效率,產量也節節攀升。

山東用極少的人力竟然滿足了所有人的吃飯要求。

這個事實,讓徐光啟大開眼界。

“農業和工業其實是相通的,都可以透過先進的辦法和工具提升效率和產量。貧瘠的土地透過一定的辦法可以變成沃土,低劣的種子也可以透過辦法慢慢變的高產良種。而這一切都需要科學的支援。祖父你放心,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一直做到所有大明百姓都能吃飽飯的那一天。”

左夢庚信心滿滿的話,讓徐光啟露出了憧憬的笑容。

只可惜他看不到那一天了。

時間緊迫,讓徐光啟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西人素來偽善,萬里迢迢實乃深藏狼子野心。與之交往,必須要始終保持戒心。你比我強,我只想到了防範,你卻想到了主動出擊。可是仍要牢記,國雖大、好戰必亡。切不可好大喜功,導致大好局面毀之毀於一旦。”

左夢庚點點頭,將這些話牢牢記住。

他可不認為這些話是迂腐之言。

後世強如美利堅,一場一場的戰爭打下來,國力的衰減也是肉眼可見的。

這麼好的例子擺在那裡,左夢庚要是再不牢記教訓,那就是真的愚蠢了。

“我中華素來與人為善,崇尚共贏之道。相信我以善心待彼,彼亦會以善心從我。我們到底和那些西洋強盜不一樣,最終一定會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朋友的。”

徐光啟細細聽著,但是卻無法辨別左夢庚這話的是否有道理。

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他又冷了幾分,身子更加矮了。

“上次陳人中與我說,希望續寫農政全書。如今想來,你等之功已遠超老夫,故萬萬不可令老夫貪佔虛名。告訴陳人中,他的便是他的。他陳人中不比任何人差,不需為老夫增光添彩。老夫子希望日後他能濟天下蒼生、無愧於學識,僅此而已。”

生命的最後時刻,徐光啟放下了一切的虛名薄利。

他知道如今山東這邊對於各項科學知識的研究,已經在他的基礎上走出了很遠很遠。

如果還要將這些科學成果安在他的名頭上,他受之有愧。

雖然左夢庚覺得老人家太謙虛了,可這是徐光啟的心願,他還是點頭答應。

說完這些,徐光啟似乎再無遺憾了。